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误区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误区

ID:10503101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误区_第1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误区_第2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误区_第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误区_第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误区【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误区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具备以上典型症状,也可以只有部分症状,但因排卵障碍而致不孕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其年龄在16~40岁的妇女为高发人群。该病的病因目前认为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导致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形成。多囊卵巢综合征严重影响女性健康,不仅会导致多毛、肥胖,影响女性的美观,还引起月经紊乱,重者患糖尿病、子宫内膜

2、癌,甚至不孕。多囊卵巢是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破坏了相互之间的依赖与调节,因而卵巢长期不能排卵。它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②肾上腺皮质机能异常③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与高胰岛素血症④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调控机制异常⑤遗传因素⑥高泌乳素等。由于该病病因尚不明确,病理生理变化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因此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1诊断方面的问题目前临床诊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71.1临床表现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月经失调。②多毛。

3、③肥胖。④不孕,多囊卵巢的最主要症状。⑤黑棘皮症:即多囊卵巢患者颈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沟等处皮肤出现对称性灰褐色色素沉着,如天鹅绒样、片状角化过度的病变。1.2激素测定①促性腺激素:约75%患者LH升高,FSH正常或降低,LH/FSH≥3。②甾体激素:a、雄激素升高。b、雌激素总量可达140pg/ml。c、肾上腺DHEAS生成增加,若≥800ng/dl应考虑为迟发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③催乳素(PRL):约25~40%患者≥25ng/ml。④胰岛素(insulin);空腹胰岛素升高≥14mu/L。⑤阿黑皮素原及其衍生物:

4、β-促脂素、β-内啡肽和β-MSH升高,ACTH正常或升高。TSH和GH正常。雄激素过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特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尚可有以下激素的明显升高,包括睾丸酮,游离睾丸酮,雄烯二酮,LH,LH/FSH比值,游离雌二醇,雌酮及空腹胰岛素。)激素改变雄激素过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特征。1.3超声检查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被膜增厚回声强。被膜下可见数目较多,直径2~9mm囊状卵泡一侧或者两侧各有10个以上。围绕卵巢边缘,呈车轮状排列,称为项链征。卵巢间质回声不均,子宫内膜肥厚,应注意排除子宫和卵巢肿瘤及肾上腺病变。71.4后腹

5、膜充气造影及子宫输卵管造影目的观察卵巢和肾上腺形态、大小,以鉴别再高雄激素血症原因。1.5诊刮和子宫内膜病检凡≥35岁患者,应作常规诊刮和内膜病检,以了解内膜组织学变化并排除内膜癌。其次有内窥镜、CT和磁共振、剖腹探查有助于诊断。综上所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较为复杂,容易产生以下误区:1.5.1多囊卵巢误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并非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尚可能是许多腺外或其他腺体病灶所产生表现之一,引起类似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需加以鉴别。1.5.2多毛与毛发增多症的病因鉴别,女性多毛(伴或不伴男性化)的病因很多,但

6、其共同特点是存在雌激素相对不足和雄激素(或其作用)增多,使血雄激素升高或雌激素/雄激素比值下降,偶尔也可由于组织对雄激素的敏感性增高所致,部分患者伴有一定程度的男性化表现。根据详细的病史、体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病因鉴别一般不难。临床上要首先确定是否有高雄激素血症。1.5.3迟发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误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误区四:分泌雄激素肿瘤误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误区五:卵泡膜细胞增殖症误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2治疗方面的问题7目前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和预防潜在疾病为主。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有生育

7、要求的采用促排卵治疗;无生育要求的采用调节月经或抑制雄激素治疗。然而,有些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促进胰岛素敏感药成为治疗中的一个新希望。本文对此及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新进展做一介绍。2.1促排卵治疗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采用促排卵治疗。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如何选择最优化方案成为治疗中的首要问题。在促排卵方面主要的药物仍首选克罗米酚(clomiphenecitrate,CC),但约有20%~25%

8、患者对CC抵抗。此外还有纯化FSH和GnRH-a。如肥胖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先降低体重有利于提高促排卵疗效;从一线药物开始用,根据病情的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药物拮抗的患者考虑手术或辅助生育技术。2.2腹腔镜技术7目前治疗多囊卵巢最好的办法也是微创专家多年以来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