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89414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衡阳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现状难点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衡阳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现状难点及对策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020年前要集中力量,齐心协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的农村是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衡阳地处中国中部,乡村人口占82.9%,改革开放以来,衡阳人民经过艰苦的努力,农村实现了越温脱贫向小康的过渡,到2000年,衡阳农民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生活环境有了改善,人口素质有了提高,农村基本上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任重道远,有关资料把农村全面小康描绘成:经济翻两番,收入超六千;楼房随处见,村庄连成片;室内通水电,房外有花园;家家彩电放,户户连;教育九望十,就医不走远;寿命七十五,山青水蓝天。本文运用权威部门
2、有关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结合衡阳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衡阳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状况、难点和对策。一、衡阳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一)综合评价方法步骤:(1)确定各项指标(按国家农调总队确定)的上、下限。全面小康目标值为上限,2000年总体小康值为下限,评价起点为2000年;(2)确定每个指标和实现程度。每个指标的实现程度是该指标的实际值减去2000年总体小康值,除以全面小康目标值与2000年总体小康值的差;(3)计算各项指标的实际得分。每个指标的实际得分是该指标的实现程度与其权数的积;(4)把单个指标得分加总即得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二)综合评价结果:根据
3、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农村统计调查的数据,对2002年和2003年衡阳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得出2002年综合实现程度为16.5%,2003年综合实现程度为19.5%。LOCaLhosT(三)衡阳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与全国的比较按照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评价指标及方法,全国农村2002年实现程度为13.1%,参照2000年以来的增长速度,预计2003年实现程度为17.6%左右,从2002年度各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看,排在前10位的是:上海81.8%、北京70.7%、天津60.1%、浙江46.6%、北京70.7%、江苏32.4%、山东31.5%、福建30.8%、辽宁30
4、.6%、河北21.1%,其次是吉林15.9%、黑龙江15.6%、湖北12.1%、山西10.9%、海南10.1%,湖南排列16位,为7.8%,衡阳2002年为16.5%,比湖南高8.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3.4个百分点,从衡阳分项指标实现程度看,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5个百分点,平均预期寿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9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高出全面小康指标21.6个百分点,其他各项指标实现程度都持平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衡阳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一)农民收入增长的难度大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综合评价18项指标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重
5、要指标,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核心问题。从历史上看,衡阳素称鱼米之乡,衡阳的农村不称落后,2003年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982元,高出全省511元,全国440元,该项指标实现程度20.6%,高出全国11.7个百分点,这是实现该项指标的良好基础。应该客观地看到,还有79.4%的任务需要在今后17年完成,年均需增长4.2%,从农村发展趋势看,增收的路子并不宽广,难度越来越大。(二)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就业结构转换难度大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和小城镇人口比重是反映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重要指标,两项指标权重占9%,近几年来,全市对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开
6、展了小城镇建设试点,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衡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农村劳动力也多,农村小城镇主导产业不突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聚集效应比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发展步伐相当缓慢。2003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实现值为48%,实现程度为11%,小城镇人口比重实现值只有14%,比全国总体小康值16%的标准还差2个百分点,因此,我市今后就业结构转移及小城镇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三)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发展难度大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对农村社会保障极大关注,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别占8%和4%的权重。从全市的现实情况看,农村合作医疗
7、和农村养老保险处于空白,上世纪少数地方开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基本停顿,农村大批老人生活水平下降,少数老人生活艰难。上世纪部分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解体,本世纪建立的农村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农民看病就医都是自费,“看病难”问题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增多。由于社会保障涉及面宽、人数多,需要大量的资金,解决的难度非常大,也是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最难解决的问题。(四)居住质量差,生活条件改善难度大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六大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