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深度报道的本色

撞击深度报道的本色

ID:10489406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撞击深度报道的本色_第1页
撞击深度报道的本色_第2页
撞击深度报道的本色_第3页
撞击深度报道的本色_第4页
撞击深度报道的本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撞击深度报道的本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撞击深度报道的本色摘要】本文立足《新闻调查》的发展实例,全面剖析深度报道的“文本”特性,引入“文本分析”方法论,深入阐释“文本形态”、“三个美学特征”和“意识形态”。运用对比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将《新闻调查》、美国《60分钟》和《焦点访谈》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这三档节目的探析,给深度报道一个很好的归宿——人文关怀!  【关键字】深度报道文本分析美学特征意识形态人文关怀  再现“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西方新闻学引进的有关写作样式的术语,它的前身是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解释性新闻。经历战争的洗礼,由解释性新闻

2、蜕变而来的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当今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媒介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然而,国内外对深度报道的争议也莫衷一是,目前有50多种定义,较有根基的几种定义如下:  报道方式说,如:“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本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见程世寿《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新华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文体说,如:“深度报道是介于动态新闻与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见吴培恭《重视和开展深度报道》,载《新闻学探讨与争鸣》1998年第3期);  思维方式

3、说,如“深度报道是讲究新思维方式的报道”,“凡思想深刻,能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属性、相互关系与某种发展规律的新闻报道,能充分体现时代意义、社会意义的新闻报道均为深度报道”(何捷《深度报道——电视新闻报道的新思维》,载《新闻大学》1998年夏季号);  《哈钦斯报告》中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简洁、清晰:“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  分析以上的定义,不难发现它们几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摆出事件的背景,展示宏观态势,由表及里、由内到外,从点到面,横向、纵向的延伸,步步追踪,

4、层层剖析。据有关资料,深度报道在英美等国也称为“大标题后的报道”,在法国则被称为“大报道”①。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适应当时复杂的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大量采用的一种报道方式,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提供事件的背景、用客观形势解释和分析来延伸、拓展新闻领域的一种报道方式,也是第三次新闻写作革命的产物。  在中国,有些学者认为深度报道是“西风东渐”的舶来品。我认为,不尽然,毋庸置疑,西方的解释性新闻对中国新闻界有很大的影响,但辩证唯物主义坦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外因只是促进事物变化、发展的的重要条件。深度报道在我国的新闻报道实践与新闻教学

5、实践中称之为“述评性新闻”、“研究性工作通讯”、“新闻性调查报道”。从中国的新闻史发展来看,20世纪初黄远生所采写的“北京通讯”,其中有一些报道如《闷葫芦之政局》、《张振武案之研究》等,被后来学者称为是我国深度报道的开端与雏形。后来,经过艾丰、林里、阎吾、长江等几十万新闻记者的探索、普及、推广,现在不仅成了记者们的“看见本领”,也是每个新闻单位的“拳头产品”和“制胜法宝”。如深度报道到记者的白岩松,现在有“岩松看台湾”、“岩松看美国”,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深度栏目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与新华通讯社,涌现了如《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有关

6、大兴安岭火灾的“三色报道”(《红色警告》、《黑色咏叹》、《绿色悲哀》)等一批深度报道;1987年7月上海电视台创办深度报道栏目《新闻透视》,形成品牌,后来有学者称1987年为“深度报道年”;为响应江泽民在十四大中提出的“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央视于1994年4月开办了评论类深度报道栏目《焦点访谈》,开创了“记者主持人”和“评论型电视深度报道”的先河;1996年,鉴于《焦点访谈》时间较短、探讨不深,借鉴美国《60分钟》,央视又设立了时长45分钟的调查型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目的

7、是为了客观的展示“新闻背后的新闻”、“原因背后的原因”。这些深度报道的记者和节目,在当今社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重要性已成为世界的焦点,曾被西方学者称为“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一天比一天流行的报道趋向。”1985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增设“解释性新闻奖”,借以表示“说明和解释复杂的,有时似乎总是深奥莫测的问题是新闻界的重大责任之一。”  深度报道正赶上中国社会转型、思想解放,在华夏大地上花开正艳。当下,深度报道在我国的收看率占73%,《焦点访谈》占81%、《新闻调查》占81.4%、《东方时空》占48.3%,可见民众对国家、政治、经济

8、的关注,对国计民生的关注,以及对自身的关注程度在不断的提高,尤其贴近生活、针砭时弊节目最受瞩目。为此,在新闻报道中,更加注重对新闻六大要素的“为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