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冬瓜育苗造林实用技术

旱冬瓜育苗造林实用技术

ID:10486640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旱冬瓜育苗造林实用技术_第1页
旱冬瓜育苗造林实用技术_第2页
旱冬瓜育苗造林实用技术_第3页
旱冬瓜育苗造林实用技术_第4页
旱冬瓜育苗造林实用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旱冬瓜育苗造林实用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旱冬瓜育苗造林实用技术旱冬瓜(Alnusnepalensis)系桦木科桤属的一种阔叶落叶乔木,速生树种,适应性广。其根具有固氮菌,叶是良好的优质有机绿肥,树皮含单宁可提炼栲胶。旱冬瓜可与多种针叶树种混交,对于改变林分结构,促进目的树种的生长,减少病虫害及增强各种防护性能均有重要作用。因此,旱冬瓜是我省重要的用材树种和荒山绿化树种,是营建生态林、用材林等多功能林的优良树种。旱冬瓜树冠大,枝叶多,根系庞大,可以减低降水速度,减少地表径流。旱冬瓜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冲刷的防护作用。它萌发能力强,萌生树比实生树生长快,利用它的萌发特性,有计划地营造

2、旱冬瓜薪炭林,既能涵养水源,又能满足群众烧柴的需要,从而扭转山区烧大材烧好材的不良习惯。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5m,胸径1m。幼时树皮淡绿色,老时为深灰色,鳞片开裂,树皮呈单卷状向内弯曲,筒径2~7cm,宽3~7mm,外表粗糙,有较深横向皱纹,内表灰白色,光滑而坚硬,断面灰红色,层带明显,粗糙,味淡微涩,质地坚硬,不易折断,体沉,皮内含单宁,可提烤胶。枝条有棱,近无毛,芽无毛有柄。冬芽有树脂,芽鳞2,幼枝初被黄色毛。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疏生单细胞锯齿或近全缘,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中脉凹下,无毛,侧脉6~15对

3、,下面有白粉,沿叶脉有毛,密被树脂点,叶柄1~2.5cm。萌芽枝叶具粗锯齿。雄花柔荑花序细长而下垂,雌花序多数集生于分枝的总柄上,果序矩圆形,长1.5~2cm,具短柄。果苞厚,木质,宿存,长约4mm,顶端圆,具5枚浅裂片。坚果两侧有窄翅,翅宽为果的1/2或与果等宽。 (二)物候学特征旱冬瓜分布区较广,分布区内气候条件变幅较大,其物候节律随温度节律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的差异。旱冬瓜林林冠稀疏,冬季落叶,春季发新叶,季节变化明显。一般花期为9~10月,翌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果实成熟。据种植于昆明的植株观测结果:旱冬瓜在昆明的物候期是4月初完全出叶,4~8

4、月中旬为营养期,8月中旬至12月是果实发育期,1月上旬果实成熟,3月下旬果实全落。旱冬瓜在滇中地区的物候:3月中、下旬萌芽展叶,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花蕾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开花,次年4月下旬至12月中旬果实成熟,1月上旬种子开始脱落,落种后果序仍宿存于枝上很长时间,12月至1月叶变黄,1月中、下旬落叶。砍伐后伐桩萌芽力强。 (三)生长规律旱冬瓜树干通直,分枝点高,是生长迅速、适应性广的阳性树种。一般情况下,分布各地的旱冬瓜纯林或混交林均表现出速生的特性。当然,由于立地条件和人为干扰破坏程度的不同,会造成各地林木的生长好坏不一。旱冬瓜幼树稍耐荫,对

5、土壤要求不高,中性和酸性均能生长,喜疏松、湿润、肥沃土壤,也耐干旱瘠薄土地,常生于干瘠石山、阳坡及湿润山谷。喜温良气候。在一般立地条件下,2年生人工林平均高1m,平均地径2cm;7年生人工林平均高13m,平均胸径11cm;20年生平均高21.3m,平均胸径23cm,每公顷有林木800~1000株,蓄积量250~300m3,立地条件不同,生长量的差异较大。在湿润沟谷,山地黄壤上生长的9年生天然林平均高18m,平均胸径23cm。然而在山地红壤上生长的天然林,9年生平均高13.8m,平均胸径15.9cm。林分内的单株林木生长过程为:5年生高7.6m,胸径1

6、0.9cm;10年生高17.6m,胸径15.1cm;15年生高20.6m,胸径19.6cm;20年生高24.6m,胸径35.8cm。旱冬瓜1~2年生长缓慢,2年以后生长加快,15年前为高生长旺盛时期,20年前为径生长旺盛时期,25年左右材积增长最大。一般人工林25年可采伐利用。 二、生态学特性 (一)环境条件旱冬瓜是典型的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植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贵州和广西西部。在我省垂直分布于海拔1000~2800m,但以1500~2400m的范围较多。全省除滇南、滇西南热带的地区及滇西南高山地带外,都有生长。尤以怒山、高

7、黎贡山一带最为密集。分布地区平均气温12~18℃,活动积温3000~6500℃,极端最低温-13.5℃,极端最高温34℃,年降水量800mm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上。自然分布多见于土壤湿润肥沃的山谷和山腹地带,呈小片纯林,也常与云南松、思茅松、云南油杉混生。云南的旱冬瓜林结构简单,以旱冬瓜占优势,如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一些丘陵之间排水不良的平坦凹地上,常有呈小块状分布的旱冬瓜混交林,其树种组成为8旱冬瓜1锐齿槲栎、包栎、1厚皮香、刺栲。旱冬瓜林一般属于在常绿阔叶林遭砍烧破坏后形成的一种次生类型,多分布在山坡中部、下部及篙沟湿润地段,特别常见于常绿阔叶林

8、林缘的荒地上。在光照充足的荒地,草被稀疏的林中空地及沟谷地带天然更新良好,野生可达3万株/公倾,10年生幼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