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同步练习 新人教a版必修1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3集合的基本运算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满足,则一定有()A、 B、 C、D、2、集合A含有10个元素,集合B含有8个元素,集合A∩B含有3个元素,则集合A∪B的元素个数为()A、10个B、8个C、18个D、15个3、设全集U=R,M={x
2、x.≥1},N={x
3、0≤x<5},则(CM)∪(CN)为()A、{x
4、x.≥0}B、{x
5、x<1或x≥5}C、{x
6、x≤1或x≥5}D、{x
7、x〈0或x≥5}4、设集合,,且,则满足条件的实数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5、
8、已知全集U={非零整数},集合A={x
9、
10、x+2
11、>4,xU},则CA=()A、{-6,-5,-4,-3,-2,-1,0,1,2}B、{-6,-5,-4,-3,-2,-1,1,2}C、{-5,-4,-3,-2,0,-1,1}D、{-5,-4,-3,-2,-1,1}6、已知集合,则等于A、{0,1,2,6} B、{3,7,8,} C、{1,3,7,8} D、{1,3,6,7,8}7、定义A-B={x
12、xA且xB},若A={1,2,3,4,5},B={2,3,6},则A-(A-B)等于()A
13、、{2,3,6}B、C、D、二、填空题8、集合P=,Q=,则A∩B=9、不等式
14、x-1
15、>-3的解集是10、已知集合A=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11、已知U=则集合A=三、解答题12、已知集合A=1)若A是空集,求a的取值范围;2)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并把这个元素写出来;3)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13、已知全集U=R,集合A=,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14、已知全集U={x
16、x-3x+2≥0},A={x
17、
18、x-2
19、>1},B=,求CA,CB,A∩B,A∩(CB),(CA)∩B15
20、、关于实数x的不等式与x-3(a+1)x+2(3a+1)≤0(a∈R)的解集依次为A,B求使成立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一、选择题1.B;2.D;3.B;4.C;5.B;6.C;7.B;二、填空题8.;9.R;10.;11。三、解答题12、1)a>;2)a=0或a=;3)a=0或a≥13、14、CUA=CUB=A∩B=AA∩(CUB)=(CUA)∩B=15、a=-1或2≤a≤3.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
21、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
22、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
23、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
24、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