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67335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注重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德治班”的管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注重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德治班”的管理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教育也在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和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自然而然成了德育的主要实施者。长期以来,班主任都比较重视通过制定完整的班章、班规,把它作为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并附有详细明确奖励或处罚条例,这确实对规范学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往往对学生的思想、个性心理的正确引导和发展难以有突破,很难实现
2、”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以德治班”的管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是当前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所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一、实施以德治班的重要性1.传统德育的弊病是以德治班顺利时行的障碍传统德育有以下几点的弊病,第一,在德育内容上偏重于理论教育,缺乏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节,与教学工作相离,与社会需要相背离。同时有一个误区,认为德育是德育部门的事情。第二,传统德育具有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它把公私完全对立起来,强行推行一种以牺牲个人利益为道德标准
3、、做人看而不是为自身发展的德育,不但使学生丧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第三,传统德育头脚倒置的教学顺序。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要求越来越低,由于中学受”应式教育”的影响,而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而对基础道德要求越来越低。进入大学,就像进入自由自在的”人间天堂”。第四,传统德育在教育方法上毫不讲究教育学规律。不是由浅入深的,不讲可接受性、循序渐进,激励性和实践性原则,一味鼓吹”灌输”,不讲究德育要内化。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进行道德教育,不注意根据个别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只
4、注意开会、听报告而不注意个别谈心、面对面的思想沟通。以上四点弊病严重阻碍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德治班”顺利进行的障碍。2.以德治班是符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5、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而以德治班正是重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培养学生成为新时期的”五爱”和”四有”新人,是符
6、合《公民道午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实质。基于上面二点来看,要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和提高公民的素质,就迫切需要调整和构建与当今时代相适合的”以德治班”的班级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二、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以德治班”的管理机制1.学校制度是以德治班的重要保证以德治班得以实施需要一个”德治”环境,要靠学校组织和制度来保证,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及相应的学校规章制度。《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学生
7、在高中三年,必须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尊师须知》、《班团干部职责》、《文明班级公约》、《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违纪处理意见》、《国旗法》等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使以德治班真正实行下去。2.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德治班的基础建立”以德治班”的管理机制,要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着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情感关系。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或充满信任的友好关系,使师生心理距度达到和谐的程度,要把教师的奉献融入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当中。因此,班主任工作必须以情感教育为前提,以对
8、学生的热爱为出发点。如果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一味地阐述道理,而忽视感情的沟通,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师生是建立在情感关系的教育,这样效果就会截然相反。比如,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情绪往往比较高涨,容易满足,班主任应该及时跟学生分析具体情况,并提出下一个目标以做到”胜不骄”,而当学生遇到挫折,遭到挫败时,犯错误时,情绪往往比较低落,班主任更应该及时与学生交谈,找出失败或犯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并给予他们极大的鼓舞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达到”败不绥”的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