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66602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6
《论五四浪漫文学的生成机制与形态类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五四浪漫文学的生成机制与形态类型“浪漫主义”就其原初意义上讲,是属于西方的,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梁实秋在20年代介绍西方文学思潮时就指出过:“‘浪漫的’系指西洋文学的‘浪漫主义’而言。”(1)这一源于西方的浪漫文学中国总显得发育并不充分,现代中国浪文学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演变过程,它在五四文学时曾蔚为壮观,大放异彩,后来几经反复、波折,逐渐趋于中落。由是,研究五四浪漫文学的生成机制与发展特点,探讨其生长与变异的独特原由所在,对于审视现代中国浪漫文学的整体走势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一 就中国现代浪漫文学发展全程看,“五四
2、”文学时期堪称为浪漫文学的全盛期,其时浪漫文学呈蓬勃发展态势,足以与与当时的另一股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构成双峰并峙的局面,的确形成一种奇特的景观。其显现“全盛期”的具体标志有三。 一是浪漫主义的理论自觉,开启了中国现代浪漫文学的自觉征程。就文学思潮的形成而言,作家有否对“浪漫主义”内涵与特质的理论自觉性,是至关重要的。浪漫文学在我国也是古已有之,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就以充沛的想象、奔放的热情、奇崛的笔致,颇显出浪漫文学的品格,文学史上就常常将其以浪漫文学目之。但此类创作,作家并无“浪漫主义”的理论自觉,也
3、不可能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学思潮。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倡导和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在西方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因而五四以前,就不能说我国已有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五四文学的意义是在于:外来文学思潮的引入,促使人们从思潮的意义上认识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才得以整体性地移入中国,新文学作家方能将文学表现“浪漫主义”由自为状态转入自觉状态。当时一批目光敏锐的新文学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梁实秋等,对西方浪漫文学思潮情有独钟,倾心介绍、尽力鼓吹,他们的许多理论阐述初步建构了中国特色的浪漫主义文
4、学理论,推动了这股思潮在中国的流布与风行。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择取“异域营养”,主要是包括浪漫主义在内的“纯艺术”思潮,特别是对浪漫文学推崇备至,倾心于歌德、惠特曼、斯宾诺莎、拜伦、雪莱、华兹华斯等许多浪漫主义作家的创作,显出对浪漫主义理论的较熟练把握。郁达夫欣赏屠格涅夫小说的零余者形象、卢梭的忏悔和自我暴露、日本的私小说等,同样见出其对浪漫主义的自觉认同。而许多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著述,如张资平的《浪漫主义》、梁实秋的《拜伦与浪漫主义》、徐祖正的《拜伦的精神》等(2),更见出对西方浪漫文学思潮理论的较为深入的认知。梁实秋的《现代中国文
5、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明确指出“现今文学是趋于浪漫主义的”,其举出的理由有:“新文学运动是推崇情感轻视理性的”,“新文学运动所采取的对人生的态度是印象的”,“新文学运动主张皈依自然并侧重独创”等等(3)。这显系出于其浪漫主义主张对“新文学”特质的归纳,未必切合当时新文学的实存状况,但其对浪漫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论把握,同后来朱光潜概括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三个特征:主观性、情感性、自然性(4),已相取不远。由此不难看出,尽管当时的理论表述还不完善,但这些先驱者已有了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理论的较为本真的理解,为国人认识这股文学新潮提供了重要
6、的理论铺垫。在诸种文学思潮激烈竞争的五四年代,浪漫文学的理论自觉无疑是使这股文学思潮得以广泛传播的强劲推动力。 二是浪漫文学创作群体的“异军突起”,显出这股潮流的强势凸现态势。创造社的郑伯奇在评述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成就时指出:新文学初期出现的两种最大的创作倾向是“人生派”和“艺术派”,“而所谓‘艺术派’实包含着浪漫主义以至表现派未来派的各种倾向。这种倾向的混合并不是同时凑成的,这里自然有个先来后到,但这些倾向有个共同的地方所以能够杂居,确是不容否认的事。在这些中比较长远而最有势力的当然是浪漫主义了。”“在五四运动以后,浪漫主
7、义的风潮的确有点风靡全国青年的形势,‘狂风暴雨’差不多成了一般青年尚习的口号。当时簇生的文学团体多少都带有这种倾向”。(5)郑伯奇作为创造社的成员如此评述当时浪漫主义势力之盛,也许不足为奇,但返观其时的文学现状证明其的确没有夸大事实。浪漫主义文学社团的涌现,从事浪漫主义创作的作家遍及各种文学社团,标志着其时的确已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浪漫主义文学潮流,也形成了一支颇具声势的作家队伍。“异军突起”的创造社,当然是浪漫文学潮流的中坚力量。诚如瞿秋白后来所说的:“创造社在五四运动之后,代表着黎明期的浪漫主义运动,虽然对于‘健全的’现实主义的生
8、长给了一些阻碍,然而它确实杀开了一条血路,开辟了新文学的途径。”(6)这里所说的“阻碍”,便是指创造社的浪漫主义势力之大,已构成足以同当时另一个提倡现实主义的大型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相抗衡的程度,成为五四文学中最引人瞩目的两个文学社团之一。不但是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