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周初政局变动中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同一性

谈周初政局变动中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同一性

ID:10466322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谈周初政局变动中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同一性_第1页
谈周初政局变动中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同一性_第2页
谈周初政局变动中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同一性_第3页
谈周初政局变动中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同一性_第4页
谈周初政局变动中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同一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周初政局变动中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同一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周初政局变动中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同一性周灭商后,以分封制的形式和宗法制的原则构建了横向的地缘政治和纵向的王权政治体系。但是,这个王权政治体系并不是周一立国就有,而是周人在应对周初政局变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周初政局变动,主要体现为三监之乱及分封制的推行。关于三监之乱,据《史记周本纪》载,武王逝世以后成王即位,由于成王年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此次叛乱,武庚不仅与一些周室宗亲合谋,而且还串通殷商旧地的一些东夷部族方国,局势十分严重。于是,周公奉成王命令征讨反叛,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并进行东征,三年而毕定。之后,周公便开始大行分封。对于周初政局变

2、动的这一系列史实,研究成果颇多,但从族群认同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尚不多见。本文认为,周初政局变动与族群认同矛盾密切相关,而王权政治体系的建立则促进了不同族群的融合。周初政局变动实际上推动了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二者同一性建构的过程,而且,政治认同推动族群认同的过程也是政治力对族群血缘性超越的体现。  一、周立国前政治组织衍生中的族群因素  在中国早期国家时期,政体与民族意识之间即已存在着一定的互生耦合关系。且不论大禹治水所体现的二者的一致性,单就周立国之前而言,政治组织的衍生与族群多元化的同一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祖公刘经过努力,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这被认为是周道之兴的起

3、始。族群的多元化趋势在这一时期已经有所体现。至古公亶父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古公迁于岐,不仅原居于豳的周族众人追随于他,而且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随着归附周的部族群体的增多,族群的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相比于公刘,古公亶父时期可以看做是周人发展的重要起点。古公亶父原本只是单纯的周部族的首领,他的领导权也只是单纯地领导同血缘族群的收族权。随着其他部族的归附,社会族群的多元化、扩大化必

4、然需要更加复杂的组织管理体系的出现。古公除了营筑城郭室屋外,最重要的便是作五官有司。此时五官有司政治组织所行使权力的范围显然超越了原来的周部族群体,将更多新依附的族群也包含在内,也就是说这样的政治组织是跨血缘性的、跨族群性的,已经具有政治公权力的指向。正如管东贵所论:他们的政治组织是在姬姓之族血缘组织的基础上,并且是在古公领导下发展出来的,所以仍由古公兼为这两种组织的领袖。由此可以看出,政治组织是为因应社会的扩大而发展出来的。由于古公之后的几代周部族首领积善累德,更多族群归附于周,当然也逐渐在政治上认同周的统治。古公之子季历,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西伯时期,伯夷、叔齐在孤竹,闻

5、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孤竹,《正义》引《括地志》云:殷时诸侯孤竹国也,姓墨胎氏。鬻子和辛甲,《集解》引刘向《别录》:鬻子名熊,封於楚。辛甲,故殷之臣,事纣。这些非周族众附周时应当是合族而往的。也正是诸多族群的归附形成了力量逐渐增强的周邦,为灭商创造了条件,而多元化的族群也为后来周初政治局势的变动埋下了伏笔。  二、三监之乱中的族群因素  周灭商时虽然借助了众多族群的力量,而灭商之后武王并未广封诸侯。周与其他部族之间仍存在认同上的矛盾,只是这些部族迫于周的军事压力不得不在政治上认同周而已。此点可以史实相证,武王伐纣时陈列于牧野,纣师皆倒兵以战

6、,以开武王。参与纣师的军队除了有殷商族众外也必定有许多其他的忠于殷商的部族。正所谓商末时受有亿兆夷人。这些商纣阵线的部族面对周军压力虽然倒戈向周,但与周之间仍然存在认同上的矛盾,否则也就不会出现成王时东方蒲姑和奄等夷族联合武庚叛乱之事了。这场由姬周贵族、殷商遗族以及其他夷族族众联合发动的叛乱既改变了周的政治权力体系,也暴露了周初地缘政治下族群认同的矛盾。当然,这为周推行分封以使王权政治贯彻和族群融合提供了背景。为了便于理解周初政局变动中的族群因素,本文先将相关区域族群状况特别是其与商的关系予以展示。  (一)河东至太行山区域  此一区域为(陶)唐、虞、夏后、夏四代王畿之地,四朝遗民很多,

7、而且也多有戎狄部族。所以,叔虞初封时的晋既包含有周贵族和殷旧遗民,又杂居了先代土著和戎狄部族。更重要的是,此一区域属于商重要的西部地缘政治组成部分。生活在这一地区的部族及方国多与商有着政治上的臣属关系。如果从影响周初政局变动的角度而言,在此一区域最需要关注的是唐与区域内戎狄部族。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地原为唐国所在。成王时,因为唐有乱,所以被周公诛灭。成王便以唐地封叔虞,是为晋。关于唐的族属,《索隐》认为,唐本尧后,封在夏墟。《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