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东南地区疫情研究

明清东南地区疫情研究

ID:10463756

大小:7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6

明清东南地区疫情研究  _第1页
明清东南地区疫情研究  _第2页
明清东南地区疫情研究  _第3页
明清东南地区疫情研究  _第4页
明清东南地区疫情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东南地区疫情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明清东南地区疫情研究在历史上,东南地区是疫病的多发区。疫在古代又称为瘟疫,是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疫情十分严重,是当地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这在《明史》,《清史稿》中都有记载。但《明史》,《清史稿》对此记载不详,颇多疏漏。例如,《明史》对洪武,建文,宣德,景泰,天顺,宏治,隆庆,天启;《清史稿》对顺治,咸丰,光绪,宣统各朝东南地区的疫情都缺记载,其他各朝的记载也欠详。为了弄清这个题,作者查阅了东南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一市的方志,就东南地区的疫情,疫病的种类,疫病爆发的相关因素,疫病的社会影响等问题

2、作了初考察、分析和探讨,本文便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一:东南地区的疫情和大疫本文根据对东南地区329种方志,296个州县疫情的统计,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疫情年共234年,其中明代137年,清代197年,约占明清时期543年的43%。除明代的建文,洪熙,泰昌等几个短命的朝代没有疫情记载外,其他各朝都有疫情的记载。这个统计要比《明史》,《清史稿》有关东南地区疫情年的记载明显要高出许多,《明史》有关东南地区疫情年的记载为8年,《清史稿》的记载为43年,合计为53年,只有方志上记载数的22.6%,可见正史遗漏之多。同时也说明东南地区疫情之严重

3、。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疫情的严重还表现在遭受疫病灾难的州县数上,明代遭灾的州县共计为691个(其中包括重复,下同),最多的一次高达56个县,这分别出现在万历十六年(1588)和崇祯十四年(1641);清代遭灾的州县为848个,最多的一次受灾达到46个县,时在道光元年(1821)。明清二代合计遭灾的州县为1538个,疫情之严重也由此可见。关于受灾的州县数,《明史》记载为21个州县,另外还有二个记载,一处为“成化十一年八月,福建大疫,延及江西,死者无算”,一次为“万历十六年五月,山东,陕西,山西,浙江俱大旱疫”,这个记载是说全省有疫,还

4、是其中部份州县有疫,没有交待清楚;《清史稿》记载为86个州县,此外,有一处记载“康熙四十八年十月,江南大疫”,这是指江南全区有大疫,还是江南某些地方有大疫,说得也和《明史》记载一样摸棱两可。如果以有明确的州县数来计算的话,正史记载明清二代东南地区遭疫灾的州县为107个,不及方志记载数的十分之一。历史上对疫病一般通称为疫,严重的称为大疫。那末会么样的疫才算严重呢?称得上大疫的疫病在东南地区发生过多次呢?这些历来缺少界定和统计。但从方志记载来看,这是从疫死人的多少来说的,有的是从死亡的总人数超千来说的,例如福建永定“康熙五十七年,岁

5、大疫,死者千馀人”[1],江苏沛县“万历三十一年,夏秋大疫,病死数千人”[2],江西安义“同治元年,秋大疫,死者数千人”[3],这是以千为单位来计算的;福建南平“嘉靖二十四年,岁大疫,死者万计”[4],安徽巢县“崇祯十四年,夏大疫,死者万馀人”[5],浙江缙云“春大疫,死者万馀人”[6],江西抚州“顺治四年夏秋大疫,尸相枕籍,死数万人”[7],这是以万为单位来计算的。有的是从死亡人数超总人数一半来说的;例如安徽凤阳“嘉靖三年,大疫,人民死亡过半”[8],霍邱“乾隆五十一年,夏大疫,民死十之六,甚至有阖家尽毙,无人收殓者”[9],

6、萧县“崇祯十四年,五月大疫,死者十之八九,无棺无殓者不可胜数”[10],江苏高淳“康熙四十八年,大疫,自春及秋死亡过半”[11]。从这些记载来看,所谓大疫,当指死亡人数超过总人数的一半,或死亡人数在千人以上者。象这样的大疫,明清时期东南地区发生过多少次呢?据初步统计,东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共发生大疫共818次,约占总疫情数的53.18%。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疫情之严重,由此也可见一斑。二:疫病种类的考察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究竟有哪几种疫病?这在正史上一般都没有记载,只是在方志上偶尔记载了一些病名和症状,但数量很少,而且很零星。现据这些零星的

7、记载作个初步的考察以求有个粗略的了解。不过,本文所述的疫名,并不是明清时期东南地区发生疫病的全部,而只是其中几种而已。(1)霍乱霍乱,《黄帝内经》对它已经有记载:“土郁之发,民病霍乱”,“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我国古代所说的霍乱一般是指夏秋二季的急性肠胃炎或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现代医学所说的不同,现代医学所说的霍乱,是指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虎列拉(cholera)。这种病我国东南地区称之为转筋霍乱,或称为吊脚痧(亦作钓脚痧),瘪螺痧,子午痧,鬼偷肉等。其症状据光绪《慈溪县志》卷五十五记载是“其病霍乱吐泻,脚筋顿缩,朝发

8、夕毙,名吊脚痧。”民国八年《芜湖县志》卷五十七说:“患者吐泻,肌肉立消,俗称鬼偷肉。”这些记载和现代医学所说的霍乱特征完全一致,说明明清时代东南地区的疾疫中已经有霍乱的存在。东南地区的霍乱病最初出现是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光绪《南汇县志》卷二十二载:“嘉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