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近况论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近况论文

ID:1046294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近况论文_第1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近况论文_第2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近况论文_第3页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近况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近况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治近况论文【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治疗;诊断骨质疏松症是一组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发生率居常见病的第6位,全球约有2亿人患此病。这种全身代谢障碍疾病所引起的骨痛、骨折等继发性症状或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已逐渐成为世界性广泛关注的问题。现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有关临床诊治近况综述如下:1诊断1.1临床诊断标准目前,D)测值法中“T≤-2.5SD”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1].freel

2、inalcrosslinkedtelopeptideoftypeⅠcollagen,ICTP)在骨的有机质中,90%以上为骨Ⅰ型胶原。骨吸收增加时,释放到血中的骨Ⅰ型胶原降解产物增加,ICTP即为骨Ⅰ型胶原降解产物中的一种。血清ICTP是含有3种氨基酸序列的交联,在Ⅰ型胶原降解时以完整的免疫性蛋白形式进入血中,血中ICTP主要经肾排泄。血中ICTP的值可直观反映骨吸收情况,有利于早期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及判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经治疗后骨吸收情况是否减缓。Garnero等[9]研究认为,ICTP来自于骨吸收

3、和疏松结缔组织降解,是反映骨吸收高度敏感的特异性指标。Charles等[10]测定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ICTP浓度,结果显示ICTP与骨吸收率明显相关,并认为ICTP在其他结缔组织中含量很少,可特异性地反映骨病变。Zhang等[11]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52例中老年志愿者血清ICTP,发现实验中骨质疏松组的ICTP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故认为血清中ICTP浓度的增高与骨溶解有关,反映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吸收增加。1.2.2.3NTX和CTX结合肽末端的胶原产物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和Ⅰ型胶原交联

4、C末端肽(CTX)被认为是更特异的反映骨吸收状态的指标。在受试患者的尿样中,NTX和CTX的含量较游离的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增加更明显,而在双磷酸盐等抗骨吸收药物治疗后,NTX和CTX的含量显著降低,游离型的则无太大变化。多项研究证实[12]NTX/Cr和CTX/Cr与BMD呈显著负相关,因此NTX和CTX也是反映骨吸收的特异指标。1.3影像学测量诊断BMD测量是利用X线和其他技术对人体骨矿含量(BMC)、BMD和全身体质成分进行无创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双能X线骨密

5、度仪(DXA)、定量超声(QUS)和定量CT(QCT)等,以DXA应用最广。利用DXA可测量脊柱和髋部等中轴骨部位,前臂和全身的BMD并可做全身体质成分分析。以往的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用药都使用的是DXA,有很充分的数据、体外实验证实:DXA测量的BMD与骨强度密切相关。目前BMD测量是判断骨质疏松治疗是否有效的主要指标,是治疗骨质疏松新药临床观察的主要指标之一。现在使用最多的还是QCT法(即用CT机进行BMC的定量检查称为定量CT[13,14]即QCT技术),它的原理是由于骨内矿物质对X线的高

6、衰减率,CT图像中骨组织的CT值较高,但不同的骨CT值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主要是由相同体积内骨组织内矿物质含量不同造成的。2治疗2.1西药应用钙和维生素D3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本药物,无论应用何种药物治疗都应保证每天1000mg钙和400~800IU维生素D3的摄入。依作用机制,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物一般分为下面四类:①骨吸收抑制剂:雌激素、抗雌激素剂、降钙素、双膦酸盐;②刺激骨形成药物:雄激素,促蛋白合成激素,维生素K,微量元素,他汀类调血脂药;③兼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药物:植物性雌激素药物,维生素

7、D及其衍生物;④其他:甲状旁腺激素,噻嗪类药物。还有一种序贯疗法(又称ADFR疗法)是由Frost[15]于1979年首先提出的,即激活(activation)-抑制(depress)-停药(free)-重复(repeat),包括骨吸收与骨形成这两个过程“即在激发骨重建启动后,及时抑制骨吸收,进而促进骨形成,对骨重建各阶段使用有针对性的药物,使骨重建始终处于正性骨平衡状态”的用药方案。2.2中药应用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充满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均体现了整体观念,总结

8、出中老年人随年龄渐增,肾精衰、天癸竭而成衰退之虚象。肝肾亏虚,脾胃失健,气虚血瘀,充养乏源,故而筋骨失养致骨枯痿软,无以作强,故见腰背疼痛,胫酸膝软。治法上强调整体论治,以“治病必求其本”的指导原则,宗补肝肾,强筋骨之大法,并调脾胃,畅气血,先后天共补,气血阴阳共调,以求虚弱得补,瘀滞得通,使精充血活,骨正筋柔,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如彭支莲等[16]对脾气虚型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加减;肾阴虚型用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加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