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秀运用药引经验蠡测

张炳秀运用药引经验蠡测

ID:10453296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张炳秀运用药引经验蠡测_第1页
张炳秀运用药引经验蠡测_第2页
张炳秀运用药引经验蠡测_第3页
张炳秀运用药引经验蠡测_第4页
张炳秀运用药引经验蠡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炳秀运用药引经验蠡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炳秀运用“药引”经验蠡测【关键词】张炳秀老中医经验药引业师张炳秀教授,为安徽省卫生厅“首届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68计划)”导师,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两部一局)“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学工作”指导老师。迄今已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学验俱丰。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国医堂首席专家。  先生学宗《内》、《难》,旁征各家,早年受名师发蒙,曾受业于“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王乐匋教授,深得王老学验精髓。张师临证,喜用且擅用“药引”。于药引之用,取材广泛,讲究实用,且注重地域特色

2、,灵活处方用药,发挥特定疗效。现就有关先生运用药引经验作简要介绍,以供读者诸君借鉴运用,丰富临证用药。  药引源流简析  1.《内经》开“药引”先河,为后世丰富其内涵外延奠定理论渊薮  药引的概念在《内经》中已现端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明·何伯斋在解释此段经文时说:“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张师认为,《内经》所谓的“使药”可谓是“药引”的雏形。现代医家仍有谓“药引”即为“引经药”者,  如《辞海》对“药引”的释义为“处方中选用某种药物以引导诸药达到病处”。清·尤在泾在《医学读书记》中说“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3、,张睿则谓“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楫”,也都把“使药”理解为“引经药”。  《内经》还为后世“药引”概念的外延发展提供了理论渊源,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谓“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为后来医家对“药引”概念的丰富,提供了必要的学术支持。  2.张仲景为善用“药引”者之先驱,然“药引”品种有限  《内经》而后,善用“药引”者当属南阳张仲景。被誉为“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中涉及大量“药引”运用经验。有学者统计,在《伤寒论》112个方剂中就有52个应用了“药引”,占方剂总数的46%,说张仲景善用“药引”,实属名至实归。

4、但其“药引”的品种有限,主要是甘草、生姜、大枣、粳米、胆汁、白蜜、酒、醋和童便等,这与这一时期药物学、方剂学发展尚未成熟有一定关系。  3.汉唐以后“药引”理论与临床运用丰富多彩  汉唐以后,药物和方剂都有了很大发展。药物由《本经》的365种发展到2600多种,方剂也由原来的300多个发展到6~7万个,这也大大丰富了“药引”的内容,其品种由原来的十几个发展到上百个。  宋代中成药大行其事,政府还成立了成药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就是一部成药典,其所载成药788种,几乎每一种都论述了应配伍的“引药”的内容及服用方法。如,八正散用灯芯导热下行,失笑散用醋调服引药入肝经,

5、凉膈散用白蜜以缓硝、黄之峻,凡此等等,不胜枚举。  金元以降,迨至清代,中医学术空前繁荣,在总结历代经验的基础上,中医学各个领域均有所发明创新。就“药引”的应用方面,范围已大大超出以前。如,温病大家吴鞠通在《医医病书》云:“今人凡药铺中不售,须病家自备者,皆曰引子。”此后,有关“药引”的内涵、外延可以说得到极大丰富,且种类、运用更为灵活。  张师对“药引”特点理解及临证运用概要  张师在总结历代医家医著基础上,对药引的基本特点以及临证作用等方面有自己的理解。同时,在运用“药引”时更注重地域特色,用法多样,简便实用。  1.“药引”特点  药物易得药引是在处方之后,另

6、注一物以为引子,或口头告知病家于煎药时另加一物以达到提高疗效之目的。此物一般为病家自备,亦多为寻常易得之物,如鸡子壳、浮小麦、玉米须等,在起到协同增效的同时,亦可减少药资。  质地新鲜许多药鲜品比陈品疗效佳,因鲜品不易储存,药房多不售,病家自己多能寻到,故多于处方之后嘱病家自备,如鲜芦根、鲜白茅根、鲜侧柏叶等。正如吴鞠通所说“今人凡药铺中不售,须病家自备者,皆曰引子”。生姜、大枣、饴糖等本是常用之药,然因价格低廉且不易储存,故处方之后嘱患者自备当作药引之用。  协同起效处方用引是为了提高疗效,但并不是每方必用引,必须根据病情需要而用。如痹证,张师多以松节、桑枝、柳枝

7、为引,但也辨证使用,寒偏重者用松节,湿偏重者用桑枝。还有专病用专引,如白血病或血小板减少,多嘱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以花生煮粥常食。  品种丰富《素问·藏气法时论》谓:“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药引”品类丰富,食物、药物,动物、植物皆可为引,如鸡子黄、粳米、蜂蜜等皆为食物,甘草、桔梗等皆为药物。  调节气味中药一般较苦涩,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许多病人难以入口或入口欲吐,可适当加大枣、红糖或冰糖入药,有矫味、改善气味之效。  吸附作用中医向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药物本身亦是食物。此外,尚有部分患者对虫类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