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

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

ID:10452699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_第1页
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_第2页
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_第3页
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_第4页
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打造非煤“联合舰队”—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汶水西流,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座落在其支流柴汶河南岸的**煤矿,建于1958年,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经改扩建后,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近几年,在稳定煤炭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该矿以“二次创业”的豪迈*和敢为人先的胆识,与时俱进,创新求变,大力发展非煤产业,通过实施改制、跨越、整合,从而引发了一场革命性的非煤产业变革,并实现了由“由黑到白”的*跨越,进而成功打造出了一支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能征惯战、纵横驰骋的非煤产业“联合舰队”。2004年,改矿非煤总产值完成*亿

2、元,实现利润*万元。时光荏苒,回首**非煤舰队的不平凡航程,那一次次的劈波斩浪,纵横驰骋,既惊心动魄,又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一场革命性的非煤产业变革**矿的非煤产业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多元化经营、全方位推进的路子。这样发展的结果,使矿区非煤产业在“量”上迅速膨胀,产值增高、厂网点增多、从业人员增加,从表面上看,真可谓四面开花,一片繁荣景象。但热火朝天的背后,却是效益的尴尬,上亿元的产值仅仅产生了不到百万元的利润,1999年甚至出现了亏损。严酷的现实,使**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经过全面细致的分析,他们认识到,盲目的多元化,带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一是经营厂点多,生

3、产规模小,无法取得规模生产所必然带来的成本与价格优势;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依煤而生,为煤服务,难以分散单一产业带来的不可抗拒风险;三是产权结构单一,多数非煤厂点资产结构不合理,国有、集体资产所占比例较大,企业经营者无压力,职工不关心,导致资产长期处于低效运营状态。LOcAlhOSt面对困难,矿班子成员解放思想,以敢为人先的胆识,改革创新,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非煤管理体制,走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之路,彻底解决制约非煤发展的产权问题。“拆庙搬神”,撤销原多种经营公司机关。成立了由矿长、书记任主任,有关领导及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非煤产业发展委员会,下设非煤产业办公室,

4、按照“宏观指导,合理规划,科学评价,推进改革”的原则,具体负责全矿非煤产业的平衡、协调及宏观指导工作,变微观管理为宏观指导。此举措的出台,由原来的单纯行政管理向以资产为纽带的间接管理过渡,实现了从管理到服务、从检查到监督、从控制到引导的深刻转变,引发了非煤产业的一场革命,计划经济下的非煤管理体制从此被彻底打破。“为马群提供赛场”,拍卖厂网点。靠市场规律选择千里马,产生经营者,不用伯乐来相马,而是通过给马群提供赛场,让千里马从万马丛中脱颖而出。根据这一思路,他们结合厂点实际,对焦化厂等6个厂点,通过出售固定资产的方式,实行买断经营。对明达输送带厂等6个厂点通过租

5、赁固定资产、买断流动资产的方式进行租赁经营。2001年又先后完成了永祥紧固件厂和泰洁公司的改制。同时,所有改制厂点全部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成为独立法人。“引渠放水”,民营经济百舸争流。新的管理体制下,矿非煤委对各民营企业实施宏观协调和引导,除重点对职工维权进行监督检查外,其余全部放开,一切由市场和经营者说了算。“不怕多赢利,就怕不发展”,各改制厂点市场竞争意识和获利能力逐渐提高,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同时,矿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服务意识,“引渠放水”,鼓励、引导各改制企业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搞好新项目、新产品开发,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步伐。一方面,建

6、立非煤产业发展基金,对有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的项目,经矿非煤产业项目开发专门委员会评议后,给予贷款扶持。另一方面,对各改制厂点上新项目,矿优先提供厂房、厂地、水电暖等。上述政策的鼓励、引导,不仅迸发了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创业*,也调动了非煤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有改制厂点生产规模迅速膨胀,改制当年全部实现赢利。如输送带公司,投资*万元,新上pvg阻燃输送带项目,年产值达到*万元,产品不仅打入社会市场,而且远销海外。*公司等改制厂网点均迅速发展,给矿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1999年以来,各民营厂点新安置职工近1000人,整个民营经济呈现出了百舸争流的强势发展

7、劲头。一次“从黑到白”的*跨越非煤产业改制后,各民营企业尽管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盈利能力也逐渐增强,但由于当初是因煤而建,靠煤吃饭,在煤炭上游生存发展,多为煤炭上游产业项目,这种“怀抱经济”无法形成龙头企业,难以担当产业接替的重任。为此,一方面,**矿着力壮大下游产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底完成二期扩建工程后,公司年发电能力达1.44亿kwh,供热能力达78万gj,比原设计能力提高1倍;近年来又通过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基础管理体系,改善股权结构,实施气轮机组优化改造、煤泥掺烧、垃圾焚烧发电、热渣余热等一系列工程改造和技术革新,使发电量、供热

8、能力稳定提高,经济效益良好,股份回报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