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52258
大小:6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引黄灌区水沙综合利用及渠首治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引黄灌区水沙综合利用及渠首治理论文摘要:本文总结了引黄水沙综合利用的技术特点,其中包括淤改、稻改、淤临淤背、浑水灌溉和建筑材料的转化:指出各种泥沙利用技术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淤改和稻改是60和70年代泥沙利用的重要形式,浑水灌溉则是80和90年代泥沙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渠首地区一般是受害者,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渠首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渠首治理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淤灌、发展经济林、沙化治理等。关键词:引黄灌区水沙综合利用渠首治理淤灌1引言引黄对黄河两岸的工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走过了曲折坎坷的发展道路
2、。引黄灌溉近50年来大致经历了初办(1952~1957年)、大办(1958~1962年)、停灌(1963~1964年)、复灌(1965~1972年)到稳固发展(1973~1980年)和科学引黄发展(1980年以后)等几个阶段。在几十年的引黄和泥沙处理过程中,在水沙综合利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freelentinfloodflom)有机质(%)含氮(%)碱解氮(ppm)速效磷(ppm)速效钾(ppm)0.01841.070.0132020360河南的人民胜利渠和山东荷泽、德州和滨州等地区的引黄灌区先后进行了放淤和种稻改土工作。据统计4,
3、到90年代初期,黄河下游地区放淤改良土地348万亩,发展水稻改地180余万亩(其中河南省约130万亩,山东省约50万亩)。在改变低产盐碱荒地面貌成为粮棉生产基地的同时,还大大改善了灌区的土壤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表2放淤前后土壤养分parisonofsoilnutrientbeforeandafter)(ppm)(ppm)(%)(%)胡楼前36.321.03(0.5~3.0)156(136~170)0.12~0.96灌区后(64.431.9~163.8)9.7(0.7~28)190.8(155
4、~260)刘庄前0.23~0.580.03~0.04421.2~91.9210~4100.15~0.225灌区后0.53~0.880.06~0.07439.4~61.35.3~13.13150~2560.015~0.02550~80人民胜利前0.37~1.32渠灌区后0.5~1.070.013~0.3420203600.16~0.5326~732.2放淤工程的技术及经验结合1988~1990年水科院在山东邹平县胡楼灌区和滨州簸箕李灌区渠首附近进行的淤改工程,文献3①系统论述了放淤技术。①王延贵等。簸箕李灌区渠首赵坊村淤改试点总结及簸箕
5、李灌区渠首堆沙规则(油印)1991.1在整个放淤过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淤改可能性及渠道淤积少;②淤区是否能满足“平厚匀”的放淤要求;③放淤工程投资及用工是否较少。为此从放淤工程的论证到结束,以上述原则为准绳,结合淤区的实际情况,根据水沙运动基本规律,采用一些新的放淤技术和放淤措施。其中包括:大流量集中自流放淤、抓住放淤关键时期、采用活动底板排水口、先动灌后静灌及回灌、采用多口进退法放淤、放淤结束于低含沙量期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修筑导流堤等。2.3稻改及技术在引黄灌区的上游地区(比如人民胜利渠2),为了改
6、良盐碱地,从50年代开始试验种水稻并获得成功,积累了稻改的宝贵经验。随着稻改工作的不断发展,近期很多灌区直接用浑水进行稻改,以水沙利用和土地改良为双向目标,这样既改良了低产盐碱地,又利用了泥沙资源,提高了土地肥效。如山东邹平渠道稻改2500亩②,其直接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稻改后土地产量由原来的250kg/亩增至800kg/亩,有的甚至达到吨粮田。②中国水科院泥沙所等,山东邹平胡楼灌区渠首稻改工程的设计与总结,1989.灌区上游利用水沙资源改土增收、下游利用稻田退水灌溉的模式对处理泥沙来讲是非常有利的。水稻生长期贯穿整个汛期,据调查引黄灌
7、溉的含沙量一般在20~40kg/m3,亩毛灌水量在1000~1500m3,引沙量约30~45t,稻田每年要抬升4cm。结合种稻改土和水沙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在稻改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主要技术问题:(1)盐碱地淤灌稻改要有统盘规划。需要考虑水源、排水和当地农民生产力发展等条件。要连片种植,水旱接壤处,要有截渗设施。(2)稻改引水要设置专门控制闸门。高水位时自流引水,低水位时提水灌溉,即高闸高引,底闸提水的方式。(3)支斗渠砌衬、断面合理设计。通过渠道衬砌减小糙率及断面合理设计(如断面为梯形,边坡1∶1,宽深比合理)以提高支斗渠的输沙
8、能力,减少淤积。(4)加强管理、采用轮流集中灌溉。通过从上到下或从下至上逐片轮流集中灌溉的方式,可以提高支斗渠的输沙能力,但需专人负责,加强管理。(5)渠系合理布置。稻田以田字形状合理分割开来,每一口字片过大不利于耕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