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36918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策略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策略分析论文..毕业论文摘要:积极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实现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及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根据就业市场的特点提出积极开拓市场的策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积极开拓有形的市场。同时利用网络开拓无形市场,使有形与无形措施结合起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策略1高校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必要性1.1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据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每年大学本科毕
2、业生的待业人数也呈现出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413万..毕业,这无疑更是加剧了就业竞争。为了生存和发展,高校势必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保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此,高校需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1.2就业率成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杠杆教育部2003年4月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从4个方面分18条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就业率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工作的一个杠杆,它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声誉,而且还关系到下一年的招生计划。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来培养毕
3、业生,并通过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来促进就业率的提高,以此树立学校的品牌,保障学校未来的发展。1.3高校以质量求生存就业率不等于就业质量。就业质量主要反映在毕业生初次就业的薪酬水平、职位、满意程度、发展空间等方面,而就业率只是毕业生就业数量的反映。虽然教育部只是将就业率与高校下一年的招生计划挂钩,但高校为了能有长远的发展还要注意就业质量,把就业质量甚至是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乃至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纳入评价体系,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而更科学地引导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来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2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策略高校
4、利用市场营销理论,结合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积极开拓市场,使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为就业市场中的供需双方提供准确、及时的需求信息,提高就业效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桂电)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电子信息类学科突出的高校,现结合该校多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谈谈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策略。2.1确定目标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明显的群体性,高校要积极组织和配合毕业生的就业。高校通过就业工作部门开展必要的市场调研,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及培养方向选择适合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和行业,开辟不同的就业市场,减小就业工作的盲目性。首先,
5、细分市场。高校需结合市场需求,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及就业单位的性质等不同的市场细分标准将毕业生就业市场细分成若干子市场。桂电根据本校的学科分布、专业设置及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流向等情况,将毕业生就业市场按照地域分布细分为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及其他地区;按照行业分布细分为计算机类、通信类、电子类、机械类、材料类等几大主要行业;按照就业单位的性质细分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其他。其次,选择目标市场。根据高校的专业设置、毕业生定位及以往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等选择具有良好
6、潜力和吸引力,且符合学校毕业生就业目标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泛珠三角地区是桂电长期以来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而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作为经济发展强劲的地区,可作为该校未来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因此,桂电可主要选择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这三大片区的电子、通信、计算机、机械等行业的国企、民企、外企作为其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目标市场。最后,市场定位。这是高校对该校所有毕业生群体的定位,不同于毕业生的自我定位。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及反馈情况对毕业生群体进行定位,将桂电毕业
7、生定位为务实、创新的应用型人才。2.2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有效途径高校结合对本校毕业生的市场定位,积极有效地开拓选定好的目标就业市场,促进毕业生的就业。2.2.1开拓毕业生的有形就业市场.一方面,高校通过主动走出去的方式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新形势,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开展工作。(1)通过走出去,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高校通过走出去,到目标市场建立与原有用人单位之间稳定的联系,同时也开拓“新用户”,主动向他们介绍学校的专业设置、特色以及毕业生情况。由于近年来非国有单位吸纳的桂电毕业生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从2004年开始已经
8、超过35%,同时,虽然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是经济发展较为强劲的区域,但由于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呈上升势头,加之这些地区加大了对吸收和引进人才方面的力度,因此既要走向国有企业也要走向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既要走向所选择的目标市场,而且还要面向中西部地区。(2)通过走出去,加强与一些人才中介组织和地方性人才市场的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