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郴州市“福文化”的深层发展

试论郴州市“福文化”的深层发展

ID:10411787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试论郴州市“福文化”的深层发展_第1页
试论郴州市“福文化”的深层发展_第2页
试论郴州市“福文化”的深层发展_第3页
试论郴州市“福文化”的深层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郴州市“福文化”的深层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页试论郴州市“福文化”的深层发展———以苏仙岭为例蔡枫杰(湖南省郴州市湘南学院社科系旅游管理本科一班邮编423000)[摘要]苏仙岭风景区位于郴州城内,自古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誉,是湖南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因美丽神奇的苏仙传说而弛名海内外,苏仙是历史上唯一有记载的以孝闻名的神仙,他是苏仙岭“福文化”的代表,也是郴州“福文化”的根基。因此苏仙“福文化”的发展是提高郴州市旅游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郴州市今后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郴州市福文化深层发展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

2、流的地带。“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平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文人毓秀之所”。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头,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素称湖南的“南大门”。“郴”字独属郴州,最早见于秦朝,为篆体“郴”,由林邑二字合成,意谓“林中之城”,“郴”字见于史传,是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其中记载(项羽)“乃使使涉义帝长沙郴县。”从此,赫然纸上,脍炙人口。郴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苏仙岭风景区位于郴州城内,自古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誉,是湖南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因美丽神奇的苏仙传说而弛名海内

3、外,岭上有白鹿洞、升仙石、望母松、苏仙观等仙迹。还有秦少游作词、苏东坡作跋、米芾书写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刻于石壁之上,史称“三绝碑”。爱国将领张学良曾被幽禁于此。一、苏仙岭旅游资源状况苏仙岭位于郴州市湘南学院师专分校区、市二中之间,书香萦绕。郴江河流绕经山旁,因此才留有“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潇湘去”的千古名句。苏仙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它的“福文化”是最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苏仙岭以道立山,道教中的三十六洞,七十二福地与它自古以来“天下第十八福地”的名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道教中,“福”有幸福、圆满的含义。苏仙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苏仙

4、了。苏仙,原名苏耽,相传苏耽之母潘氏是由于河边洗衣,误吞系于衣槌上的红绳,有感而孕,因而诞下苏耽。在当时未婚少妇有孕是败坏风俗之事,在世人的压力下,苏母躲进山中,最后,苏耽才得以平安出世。苏耽出世后,白鹿喂乳,仙鹤展翅与之御寒。苏耽自小修炼,得以乘鹤飞升,在飞升之前预感郴州将爆发一场大疫,于是嘱咐母亲用桔叶与井水相煎的处方治疫,老百姓因此得救。为了感谢苏耽的功德,老百姓在他降生和升仙的山上修建了苏仙观,苏仙岭由此得名,而闻名海内外中药界的“桔井飘香”也源出于此。同时苏仙也是史书上曾多次记载的唯一以孝闻名的神仙。所以,苏仙岭“福”文化的发展核心

5、应以苏仙为基础,历史文化共同发展为重点的发展模式。苏仙岭虽是以道立山,但佛教也十分的兴盛,道、佛两教也可成为苏仙岭的宗教文化资源,岭上的白鹿洞、升仙石、望母松、苏仙观等“仙迹”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要注意予以保护。第4页苏仙岭的历史遗存文化也不少,远自李白醉酒、秦观作词、苏轼作跋、米芾挥毫作书,历史名人纷纷在苏仙岭等地流返。近到爱国将领张学良怒射桂花树,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苏仙岭上留下足迹、目光。再到女排姑娘在苏仙岭留下的脚印和汗水。这些形成了从古至今郴州苏仙岭独特的人文文化,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文化资源。比如,女排在郴州集训,攀登苏仙岭后便一飞

6、冲天直取“五连冠”的事迹,就可以为郴州的“福地”文化蒙上一层浪漫神秘的色彩。二、发展条件评价(一)优势条件评价1、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整个苏仙岭都是以“福文化”为基础,以历史文化名人山水文化旅游为外延。其中的“苏仙”更是仅此一家,绝无仅有。苏仙岭海拔不高,但自然风光也让人如痴如醉。2、开发较早,有一定基础苏仙在80年代初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1994年郴州撤地建市后,苏仙岭的旅游业更是突飞猛进,2003年成功地举办了“苏仙岭福文化”节,这为以后更好的推广郴州福文化打好了一定的基础。3、市场开发前景广阔进入新世纪,游客的素质也有了新的提高,不再是仅仅

7、满足于最原始的山水娱乐等项目,更多的游客越来越倾向于对游览地文化的了解,注重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内涵,从而新的旅游观——文化旅游观正逐步形成。(二)劣势条件评估1、交通不便就交通运输条件而言,苏仙岭在郴州当地交通还算便利,但因为缺乏民用机场,对于国际和远省游客,还会深感不便,这将会是制约郴州大量吸引外来游客的“瓶颈”。2、资源破坏苏仙岭的旅游业起步较早,但同时资源被破坏的程度较之晚期开发的景点要深得多,其中不仅是生态环境上的破坏,还包括外来文化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冲击,这不利于苏仙岭“福文化”的发展。3、缺乏专业人才苏仙岭现在更多的还是让游客自己观赏

8、景点,能够完整、准确讲解景点的人不多。掌握文化旅游专业知识的人员很少。很多景点的开发还只限于观山观水,泛泛而谈,而不能抓住其文化内涵,将之文化品位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