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409493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6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困惑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困惑与对策[摘要]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这一时期的人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作为“危险年龄”段。这时期的人由于生理、心理原因,认知能力较差,人格不健全等主观因素与社会环境不良等客观原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近几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的严峻形势,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不仅涉及面越来越广,而且手段表现有向成人化、智能化、集团化、残忍化,暴力倾向发展趋势,较之过去隐蔽、狡猾,反侦察、逃避打击的能力明显增强,给未成年人本身以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结合犯罪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2、进行分析。[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对策未成年人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近年来,我国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犯罪给以足够的宽容,从情感上和法律上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但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象仍十分突出,并有日趋严重之态势,未成年人由于受年龄、智力、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其犯罪特点与成年人犯罪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1.经历短、涉世浅、作案动机和目的单纯。在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作案动机和目的十分单纯。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就是为了实施报复,抢劫、盗窃财物就是为了非法占有,案情较为简单。 2.作案偶发
3、因素多。未成年人因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容易冲动,往往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3.犯罪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由于未成年人受自身因素的制约,幼稚单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罪过心理不明显,他们往往抱着侥幸心理,因而主观恶性较小。 4.年龄小,依附性强,共同犯罪多。大量案例说明,未成年人犯罪大多为共同犯罪,有的是成年人带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有的是未成年人团伙犯罪,这与未成年人年龄小,依附性强有着重要关系。 105.盲目性大,不计后果。未成年人因受生理、心理因素制约,他们实施犯罪时不去想或想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因而多数未成年人犯罪之后往往产生悔恨心理。对于未成年
4、人犯罪的特点,从未成年犯罪的形式,方式的角度将它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纠合性、突发性、盲目性、野蛮性、报复性、模仿性、恶作剧性、腐蚀性、反复性、可塑性等等。根据犯罪特点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成因有:一、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是人从幼稚的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剧变。从人的生理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身体各个器官的成长速度急剧上升,身高、体重、胸围增加;性激素开始分泌,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从人的心理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求欲增强,好奇心强,交往需要增加,有虚荣心,性意识萌发,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易
5、接受暗示,模仿力强,有好胜心,易于冲动,爱感情用事,有较强的独立意向,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去行事,认识问题直观、片面,缺乏成年人所有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其认知结构、情感结构、理智等方面均未达到成熟指标,心理发展滞后,不能与生理发展完全同步。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作出越轨的举动,实施违法犯罪。二、未成年人不良的个性倾向性人的个性倾向是个性中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和活动的趋向与选择。个性倾向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仰、观念体系等。不良个性倾向性是大多数未成年人实
6、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不良个性倾向,在需要方面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物质欲、性欲、征服欲、报复欲;在观念体系上,主要表现为“五观”不正: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索取不愿奉献、极端利已的价值观;过分追求金钱、享乐、名利、实惠、讲究吃喝玩乐的人生观;善恶、美丑、荣辱、爱憎、是非、苦乐、得失完全颠倒的道德观;哥们儿义气高于一切的封建行帮式的友谊观;放浪不羁、崇尚低级感官刺激的性爱观。正是在这些强烈、畸形的欲望驱使和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一些未成年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三、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10家庭是少年儿童个体生活、成长的第一空间,是少年儿童最早接触的“小社会”。家庭在少年儿童心目
7、中的位置应是最为重要的父母代表社会对子女的教化也是最为深刻的,一些家教箴言、格言及家训影响了子女的一生,甚至有的还世代相传。由此可见,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身心在家庭这一环境中能否得到健康发展,与家长对家庭的责任感、态度、对子女的教育引导、自身性格与言行举止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父母对家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子女的态度适当,教育引导得法,自身性格、言行举止良好,家庭的内聚力、亲和力增强,正面影响加大,子女实施不道德行为,违法犯罪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