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教诗歌改写

我如何教诗歌改写

ID:10406186

大小:4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我如何教诗歌改写_第1页
我如何教诗歌改写_第2页
我如何教诗歌改写_第3页
我如何教诗歌改写_第4页
我如何教诗歌改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如何教诗歌改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苑天地我如何教詩歌改寫屏東高中吳清員老師壹、前言「詩歌改寫」在作文教學中,是比較困難的一環。一方面由於詩是所有文學中,文字密度最高的,它運用大量的譬喻、想像、聯想、抽象的意象,描寫含蓄隱晦的人事物、情與景,故不易懂不易教。另一方面牽涉到學生的程度及文學素養。詩的欣賞是一種「再創作」,任何一首詩,在不同程度、素養的人眼中所形成的意象,所領受的意境,是有高低深淺不同層次差別的。因此,學生有沒有足夠的程度了解詩的內涵,有沒有相當的素養來賞析,有沒有足夠的表達能力,知不知道改寫的技巧和方法……等等,都是詩歌改寫的困境。然

2、而這些困境,是可以經由教學設計、取材、練習、試作、互相觀摩獲得改善,並從中得到認知、賞析、想像、聯想、綜合組織,表達個人情志的效果。在詩歌的取材上,最好是以課本中的教材為主;教學步驟宜由淺入深,由「部分」改寫推展到「全面」改寫。部分改寫包括:以色彩學賞析詩歌之美、以現代詩詮釋古詩歌、將古詩歌改寫成抒情文。全面改寫包括:將現代詩改寫成散文、綜合詩組寫成散文、詩歌改寫實作。貳、詩歌部分改寫的方法詩歌教學本來要重視整首詩的整體性、精緻性、圓融性及飽和性。通常是不宜分割,將某部分單獨抽出來作剖析的。但對一般程度的學生,為了

3、提升他們欣賞古詩的興趣,體驗詩文學並不是那樣困難,先以「部分」來指引學生練習改寫是必須的。一、以色彩學賞析詩歌之美要改寫一首詩,首先要看得懂這首詩,要能欣賞分析這首詩。在古詩詞曲中,許多著名的詩家,都很擅長用色彩來渲染烘托詩歌的情境。例如: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素手青條上,紅粧白日鮮。李白〈子夜歌〉這首詩以桑葉的「青」條,春水的「綠」波,襯托「紅」粧,十分鮮明(註1.)。再看課文的例子: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王維〈輞川閒居寄裴秀才迪〉(註2

4、.)這首詩一、二句是以「蒼翠」的寒山,配上「碧綠」的秋水,來表現季節轉換,從溽暑轉寒涼。五、六句用落日的「金黃」、「火紅」來襯托孤煙的「白」,塑造孤寂、淒涼。講解了兩個例子,再選兩個習題讓學生試作。1.碧雲天,紅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註3.)2.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註4.)二、以現代詩詮釋古詩歌7文苑天地用現代詩來詮釋古詩歌的例子很多,試舉二例:1.全家都在秋風裡,九月寒衣未剪裁。清‧黃景仁〈都門秋思〉九月的已涼的風聲裡/正是人家刀尺聲響的時候/而我背著妻子失望的眼睛/在風聲中典當秋天。常

5、白〈九月紀事〉2.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銷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偶然間憶到了心頭的/卻並非久別的父和母/祇是故園旁邊的小池塘/蕭風中/池塘兩岸的蘆和荻。李廣田〈鄉愁〉(註5.)基於現代詩的形式大多數都很短,為了習作的方便,可從課文中節錄一小段學生較喜歡、熟悉的古詩作部分改寫如:李白〈長干行〉「十六君遠行……坐愁紅顏老」,試改作如左:當我十六/你揚帆/向蜀向瞿塘向灩澦/留神哪/五月濤洶湧/會伴猿的輓歌葬你。/日日翹望你早歸/門前足跡/遂以叢叢綠苔相迎/綠苔是我的心情/而黃葉已舞

6、秋風。/西園八月 看/蝴蝶雙飛/哀愁漫上心頭/那敗草呀/一若我底紅顏做這樣的嘗試,是考慮到時至現代,詩文學必須傳承,目前報章雜誌大多是新詩,年輕的學子所躍躍欲試的也是新詩,而這種教學,算是一種由古詩過渡到新詩的練習,一方面讓學生能欣賞古詩,一方面是引導他們創作新詩。三、將古詩歌改寫成抒情文李廣田認為:「詩必須圓,小說必須嚴,而散文則比較散。……詩必須像一顆珍珠那麼圓滿,那麼完整。它以光澤為其生命,然而它的光澤卻是含蓄的、深厚的,這正因為它像一顆珍珠,是久經歲月,經過無數次凝鍊磨洗而形成的。……至於散文,我以為它很像

7、一條河流,它順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處它都流到,而流來流去還是歸入大海,就像一個人隨意散步一樣,散步完了,許是回到家裡去。……好的散文它的本質是散的,但也須具有詩的圓滿,完整如珍珠,也具有小說的嚴密,緊湊如建築。」(註6.)以上所引,為詩與散文的異同,在改寫時,就要注意這些共通處。一般而言,將詩歌改寫成散文比將散文改寫成詩歌要容易。將古文改寫成現代詩,唯名家能之,例如:余光中先生的〈梅花嶺—遙寄史可法〉詩,取其部分來說明:城破時你火燙的頭顱赤裸裸昂向四面的刀鋒第一刀:眾將不讓你自盡第二刀:史德威不忍心臨去時你的

8、大呼聲裡那一尊鐵漢子涕泗不縱橫?這一小段詩意,涵蓋了〈梅花嶺記〉第一、二段的主旨,我先請同學指出詩句是從課文中那些句子「詩化」出來的,再分析講解。接著以第三段起義者均冒史公之名,可見其氣節影響之深為主題,讓同學仿作幾句新詩。然後告訴他們,余光中先生是這樣寫的:7文苑天地從英山到霍山你的威靈每一陣風來都隨旗飄動不絕的風吹不降的旗不同的旌旗同一個方向指著北京岌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