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学案之流

24年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学案之流

ID:10397958

大小:9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24年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学案之流_第1页
24年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学案之流_第2页
24年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学案之流_第3页
24年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学案之流_第4页
24年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学案之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24年语文人教版七下短文两篇教学案之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7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3.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4.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感悟作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特点。学习重点:1、学习朴素自然的语言,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2、揣摩作者在写景文字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一、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另精通书画。有“雄视百代”的称誉。我们

2、曾学过他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断章取义。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他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3、介绍张怀民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

3、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坏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二、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遂()寝()荇()竹柏()2、 朗读课文并填空《记承天寺夜游》是()的一篇小品文,本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写于作者被贬()(地名)期间。3.积累写月的诗句,不少于五句。4、从原文中找出“记”的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5、本文从表达方式来看,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交代了(    

4、               )。    第二层,,写了(               )的景色。   第三层,,抒发了(         )的感情。三、学习研讨:(一)、 学生多种形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断句、节奏,试着读出感情)(二)、结合书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研讨完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1、夜游的原因:2、夜游的心

5、情:3、抒发感慨的语句:四、合作探究:1.找出文中写月景的句子,并赏析这些句子。(教师教方法:赏析要找好切入点,如有修辞,可从修辞入手,说出修辞的作用即可;如无修辞可从重点词语入手进行分析。)1、如何理解文章中的“闲人”?五、拓展延伸:理解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补充资料:苏轼被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读苏轼的诗,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六、课堂检测:1、 解释词语欣然:念

6、:空明:但:闲人:2、翻译句子 念无与为乐者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填空正面写月的句子(),侧面写月的句子()七、课外作业:做《伴你学》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3月23日(第3周)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

7、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7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

8、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