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与民间信仰的论文

集体记忆与民间信仰的论文

ID:10381214

大小:6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6

集体记忆与民间信仰的论文_第1页
集体记忆与民间信仰的论文_第2页
集体记忆与民间信仰的论文_第3页
集体记忆与民间信仰的论文_第4页
集体记忆与民间信仰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体记忆与民间信仰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集体记忆与民间信仰的论文摘 要:民间信仰是民众的基本信仰形式,它存在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是一种习惯-记忆。它通过仪式、家庭教育和文本一代代地传承。每一代民众都通过集体记忆对民间信仰重新建构,这种建构一方面继承传统,但又因具体时代环境而有自己的特点。对仪式的象征研究,是利用集体记忆理论研究民间信仰的重要途径。通过寻找象征物、确定象征符号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及其含义以研究仪式如何表征和阐释民间信仰,是集体记忆研究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集体记忆;民间信仰;习惯-记忆;重新建构;象征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4-00

2、54-06  集体记忆是由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是指“同一社会中许多成员的个体记忆的结果、总和或某种组合。”[1]在哈布瓦赫之前,迪尔凯姆已提出“集体欢腾”概念。它指人们在特定地点进行集会,并举行宗教仪典的活动。[2]在“集体欢腾”的基础上,哈布瓦赫提出了“集体记忆”,并阐述了梦、语言、家庭、宗教等与集体记忆的关系。保罗·康纳顿发展了哈布瓦赫的理论,提出了“社会记忆”,并强调社会记忆本质上是习惯-记忆。阿斯曼认为他们二人对集体记忆的理解不同,前者是一种“沟通记忆”,后者是一种“文化记忆”。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力”。[3

3、]  1990年代以来,在民间信仰研究中,有不少成果都借鉴了集体记忆理论,但由于未从理论上集中思考民间信仰研究与集体记忆理论的契合性和进入路径,限制了这一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实际上,无论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康纳顿的社会记忆,还是阿斯曼的文化记忆,都是一个群体对过去历史的记忆,这种记忆首先是一种习惯-记忆,它通过仪式、家庭教育和文本来传承历史,在具体社会环境中建构历史,与民间信仰研究的内在理路十分契合。通过寻找象征物、确定象征符号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及其含义以研究仪式如何表征、阐释民间信仰是集体记忆研究的重要路径。  一、习惯-记忆  保罗·康纳顿认为集体记忆是一种习惯-

4、记忆,人们“有再现某种操演的能力”。[4]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社会普遍盛行的宗教信仰形态,近代以来由于受到科学主义的影响,经过新文化运动、庙产兴学、新生活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历次运动,逐渐被归入“封建迷信”的范畴,几十年来,一直隐而不彰,表面看似消亡了,但吊诡的是,近些年却又以强劲的势头复兴。为何当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之后,民间信仰又能盛行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应该注意到作为集体记忆的民间信仰是一种习惯-记忆,是一种业已被确立的信仰体系,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背景。由于它“遥遥地在背后支持着各种知识与思想的合理性”,[5]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是文化存续的关键。对民间信仰的集体记忆

5、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业已成为民众基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系统。即使在社会环境不利于民间信仰流行的年代,它仍然在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表面看来,这种不言而喻的背景消失了,实际上却深深地烙在民众的习惯-记忆中,以较为隐蔽的方式,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即在民众那里,民间信仰业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习惯,民众生活中的行为、活动都习惯性地传承着民间信仰。一般来说,民间信仰主要通过仪式传承,此外家庭教育和文本也是重要的传承方式。  1.仪式。一般来说,大型的、集体的庆典或祭祀仪式最适用于集体记忆储存和传承。正像保罗·康纳顿认为的那样,我们不经常去回忆在何时何地掌握了

6、正在讨论的这种知识,常常仅通过现场操演就能够认可,并向其他人演示我们确实记得这种知识。仪式是社会记忆的仓库。仪式的展演,实际上是通过一种形式化的操演语言以回溯过去,将历史记忆表现出来,一方面满足心灵的需要,一方面成为习得过去的鲜活教材。哈布瓦赫论证说,“仪式可能是宗教中最稳定的要素,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仪式是建立在物质性操作基础上的,这些物质的操作不断地再现,并且在时空上,由仪式的牧师的身体来确保一致。”[1](196)史密斯更认为,原始宗教具有仪式先行性,即仪式先于信仰,信仰主要通过仪式来表达的形式主义特征。它通过形式化的语言来展演过去,传承宗教。  祖先崇拜的相关仪式是

7、典型的储存和传承集体记忆的方式。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是中国传统社会一年中重要的祭祀祖先的节日。春节早晨起床放完“开门炮”,接着“祭天地、诸神及祖宗”。[6]清明节,民众有扫墓添土,祭祀先人的习惯。这天人们要到郊外祖先墓地,“陈蔬馔,挂纸钱,扫坟添土”。[7]民间相传中元节为“鬼节”,为地官赦罪之辰。是日,民间往往焚香、化纸、放河灯,并“陈列水果祭祖先”。[8]十月一日寒衣节,人们纷纷到墓地焚烧纸钱,并且“剪纸为衣,焚于墓前”。[9]在一年到头的祖先祭祀中,从祭祀方式看,有家祭、祠祭、墓祭;从祭祀对象上看,有直系近祖、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