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81147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阿斯匹林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阿斯匹林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临床观察选择正确的静脉输液工具是每位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要技能,它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还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静脉留置针在临床运用过程中是否能真正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取决于留置针的留针时间[1],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受诸多因素影响。阿斯匹林是冠心病二三级预防的重要药物,被誉为心血管疾病现代治疗的“基石”。临床上,正规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长期到期甚至终身服务此类药物。我科对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患者与未服务小剂量阿斯匹林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进行临床观察及比较,发现服务小剂量阿斯匹林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静脉炎、
2、堵管及渗漏的发生率低,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我科住院患者,输液时间1周以上,静脉治疗使用药物均为非刺激性药物(单硝酸异三梨酯、参麦、丹参等)的病例191例,其中男98例,女93例,年龄51~83岁,平均67.5岁。�1.2方法口服阿斯匹林超过25d患者入选A组,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继续服务阿斯匹林,共计96例。其余为B组共计95例。采用美国B-D公司的静脉留置针,依病情选20G或22G型号。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静脉用药、血管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操作方法采用留置针操作方法,封管方法生理盐水10ml,1次/d封管。对患者注射部位进行动态观
3、察,有静脉炎、堵管、渗漏发生立即拔管,无静脉炎、堵管、渗漏发生者则120h拔管。对2组的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堵管发生率、渗漏发生率进行比较。�1.3判断标准①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序判断标准。出现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有渗出5项中一项即诊断为静脉炎[2];②排除机械性导管堵塞,以5ml以上注射器回抽或稍加推注生理盐水,以每毫升升生理盐水含10U肝素稀释液5ml通管,力量不可过大。通管不成功者为堵管[3];③输液部位及周围通过肉眼观察判断有肿胀即为渗漏。�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2结果�对两组病例静脉留
4、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堵管率、渗漏发生率比较见表1。�5A组发生静脉炎12例占12.5%,B组发生静脉炎30例占31.6%(P<0.005)。A组发生堵管1例占1%,B组发生堵管8例占8.4%(P<0.025)。A组平均留置时间89.5h,B组平均留置时间76.8h(P<0.001)。�3讨论�3.1阿斯匹林属解热镇痛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它具有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生成,减少前列腺素生成的作用,并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内的形成,因此具有抑制血小板、抗白色血栓(微血栓)的作用[4]。�3.2套管堵塞、静脉炎、液体外渗三者发生机制为:套管针在血管内的来回
5、移动及化学刺激性药液的输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5],血小板在受损部位及管尖部聚集,聚集的血小板释放组织胺使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致局部微红及轻微疼痛,白细胞聚集释放致热原,而发生静脉炎。组织胺释放又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进入组织间,加之套管内血栓形成,血管壁周围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沉积包裹造成套管堵塞[6]。�3.3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改变,血黏度改变均可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而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是各因素因果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血栓形成是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重要因素。阿斯匹林使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聚集,释放组织胺的重要环节受阻,从而使留置针套管堵塞,发生血管静脉炎[6],液体外渗发
6、生延迟。� 53.4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的长短与血液黏度有关。高血黏度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正常血黏度者明显缩短[8],阿司匹林可降低血黏度。�3.5冠心病的发展过程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过程,控制危险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干预可改善预后。临床上,接受正规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此类药物。在安全的情况下延长口服阿斯匹林的冠心病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能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少此类患者因出血时间延长至皮下出血的痛苦。�参考文献�[1]许燕,赵艳伟.头皮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2):3-5.�[2]胡洁.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静脉炎的
7、防护,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320.�[3]陈明.静脉置针在SICU患者输液中的应用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9,15(5):5-6.�[4]KronmalRA,HartRG,ManolioTA.Aspirinuseandincidentstrokeinthecardiovascularhealthstudy.Stroke,1998,29:887-894.�[5]DunavinMK,laneC,ParkerPE.Pri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