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音_多合乐_魏响_渐离乐_三曹_诗歌与音乐之辨_杜红亮

汉音_多合乐_魏响_渐离乐_三曹_诗歌与音乐之辨_杜红亮

ID:10375899

大小:28.7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6

汉音_多合乐_魏响_渐离乐_三曹_诗歌与音乐之辨_杜红亮_第1页
汉音_多合乐_魏响_渐离乐_三曹_诗歌与音乐之辨_杜红亮_第2页
汉音_多合乐_魏响_渐离乐_三曹_诗歌与音乐之辨_杜红亮_第3页
汉音_多合乐_魏响_渐离乐_三曹_诗歌与音乐之辨_杜红亮_第4页
汉音_多合乐_魏响_渐离乐_三曹_诗歌与音乐之辨_杜红亮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音_多合乐_魏响_渐离乐_三曹_诗歌与音乐之辨_杜红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_汉音_多合乐_魏响_渐离乐_三曹_诗歌与音乐之辨_杜红亮第10卷 第3期2009年6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SocialScience)Vol.10 No.3Jun2009[文章编号]1009-3729(2009)03-0118-04“汉音”多合乐,“魏响”渐离乐———“三曹”诗歌与音乐之辨杜红亮(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摘 要]曹操是在旧乐曲的基础上创作新歌辞,其乐府为依曲填

2、辞,与音乐关系密切,犹“汉音”;曹丕在创作上将音乐与文学并重,具有“汉音”向“魏响”过渡的性质;曹植乐府诗在曲、题、辞三方面均有革新,部分作品完全脱离音乐束缚,完成了乐府歌辞向乐府诗的转变。“汉音”多合乐,“魏响”渐离乐,“三曹”诗歌创作与音乐的关系变化凸显出魏晋文学的自觉过程。[关键词]三曹诗歌;汉音;魏响;文学自觉[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志码]A———————————————————————————————————————————————  “三曹”诗歌各有所长,不仅共同完成了从乐

3、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而且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引领中国文学进入了自觉时代。在历史上,汉魏并称,“三曹”同列,自唐代以来几成惯语。[1](P32)随着研究的深入,自明代始,胡应麟在复古的大潮中首倡汉魏诗歌相异之论:“汉人诗不可句摘者,章法浑成,句意联属,通篇高妙,无一芜蔓,不着浮靡故耳。子桓兄弟努力前规,章法句意,顿自悬殊,平调颇多,丽语错出。王、刘以降,敷衍成篇。仲宣之淳,公干之峭,似有可称,然所得汉人气象音节耳,精言妙解,求之邈如。严氏往往汉魏并称,非笃论也。”在胡论的基础上,陈祚明[2

4、]题。一般认为,五言诗体最初是一种民歌体裁[5][4],后经乐府采集、文人摹拟而确立。根据诗歌与音乐的离合关系考察“三曹”诗歌,可以辨析建安诗歌继承与演化的渐变过程。一、曹操精通音律,诗歌尽显乐府本色曹操精通音律,酷好音乐,史书对此多有记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记载,“(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志·方技传》则记录了著名的“铸钟风波”:“汉铸钟工柴玉巧——————————————————————————————————

5、—————————————有意思,夔[令]玉铸铜钟,其声均清浊多不如法,玉颇拒捍夔。太祖取所铸钟,杂错更试,然后知夔为精而玉之妄也。”[6](P598)提出了“孟德全是汉音,丕、植便多魏响”的观点,把汉魏诗歌的分界限定在曹氏父子之间。沈德潜也认为“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进一步明确曹丕诗歌为汉魏诗歌的分界。由此,“汉音”、“魏响”之说甚广。诗歌、音乐与舞蹈三者一体,皆源于古老的宗教仪式。追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历史,自《诗经》始,每一种新的体式兴起,都常有一段与音乐的密合期,直到唐宋元出现词

6、曲也没有逃脱这一规律。乐府与五七言诗的关系是中国文学史始终关注的问[收稿日期]2009-03-17[3]曹操对钟乐标准的评判,也从侧面证实了曹操确有精深的音乐素养。曹操的诗歌与音乐关系密切,现存诗22首皆为乐府。徐公持[7](P30-31)根据章法、句法与乐府古歌辞的异同,把曹操乐府诗分为四种类型:一为严格的“依前曲,作新歌”,填词式的作品,如《善哉行》,古辞为四言体,曹操新词《善哉行》其一亦为四言;二为新歌—————————————————————————————————————————————

7、——辞在章句格式方面与古辞部分相[作者简介]杜红亮(1971—),男,河南省漯河市人,郑州轻工业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汉魏六朝文学。第3期杜红亮:“汉音”多合乐,“魏响”渐离乐·119·同,部分不同,对前曲有突破的作品,如《蒿里》,古辞为五、七言句式,曹操新辞全用五言句式;三为新歌辞与古歌辞句式全然不同,歌辞是新的,曲调也有大的改变,仅借用旧题的作品,如《步出厦门行》,古辞为五言体,曹操新辞为四言体;四为曲、辞、题皆全新的作品,如《度关山》。对以上四类乐府,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

8、模拟古乐府,为第一类作品;第二时期是借乐府以述己言,即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乐府,为二至四类作品。可见,“曹操在继承发扬汉乐府的音乐与文学传统的同时,从实际创作需要出发,对乐府体制做了大胆革新,表现[7](P31)了他的尚实精神和通达作风”。曹操乐府诗在具体的辞句形式上也表现出音乐文学的特征。如《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冬十月》《土不同》均以“幸甚志哉,歌以咏志”结尾。其中《秋胡行》(一解)最为典型: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盘石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