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民众首创精神并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

尊重民众首创精神并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

ID:10375488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尊重民众首创精神并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_第1页
尊重民众首创精神并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_第2页
尊重民众首创精神并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_第3页
尊重民众首创精神并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_第4页
尊重民众首创精神并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尊重民众首创精神并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尊重民众首创精神并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摘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和推动者是民众。因此,如何尊重民众在改革中的首创精神,并使民众共享改革成果,就成为中国改革中的两大问题。让民众公平地分享改革成果必须坚持按贡献分配财富的原则和坚持共同实现富有的原则。对此,要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累进所得税制度及最低收入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社会所有成员的收入都能随改革成果的增加而增加;要加大对公共产品的投资,使民众均等地享受公共产品;要大力发展混合经济体制,使民众能拥有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涌现出的优秀企业的股票,通过分享这些企业盈利而分享

2、改革成果;要让民众合理分享改革中各种生产要素的升值部分。  关键词:民众;首创精神;改革成果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和推动者是民众。因此,如何尊重民众在改革中的首创精神,并使民众共享改革成果,就成为中国改革中的两大问题。正是尊重了民众的首创精神,并使民众尽量共享改革成果,才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两点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条重要经验。当然,在这两个方面我们还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加以改善。    一、应尊重民众在改革中的创新精神    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力量是民众,因而尊重民众的创新

3、精神和创新活动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试想,若没有安徽省小岗村农民冒着被关进监牢的危险而搞土地承包责任制,哪有农村改革的推进?若没有个体私营创业者的创新冲动,哪有非公有经济的大规模发展?因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我们尊重了民众的这种创新意愿和创新活动,并将这种创新意愿和创新活动政策化和法律化。在未来的改革中,还必须把尊重民众的创新选择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并使民众的这种选择顺利地政策化和法治化。  广大民众有着内在的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政治意愿、自由、平等、权利、幸福的内在冲动,这既是人性赋予每个人的天

4、然属性,也是人权赋予每个人的应有权利。当一种经济体制能有利于人追求时,人们就必然拥护和维系这种经济体制。反之,则相反。我国传统经济体制正因为有损于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政治意愿、自由、平等等权利,所以人们要冲破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建立新的经济体制。不过,因为传统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上,而且传统经济体制往往表现为法律制度,因而民众要求改革传统经济体制的思想和行为就往往首先与当时的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发生冲突。因此,在这种条件下,民众的改革要求和行为就往往受到批判和指责。  有人曾说,中国改革为什么不按照首先全面

5、修正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然后再按照新的意识形态和新的法律体系而全面展开改革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不就可以减少改革成本吗?这种改革方式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实行的。第一,我国当时经过三十年时间而形成的传统意识形态和法律体系已根深蒂固,尤其是其形成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次政治运动,任何反对意识形态和法律体系的人都会被作为“右派分子”或“反革命分子”而遭到打击,因而人们的思想长期被严重禁锢,从而使传统意识形态和法律体系有深厚的社会基础,这就决定我们当时不可能通过全面修改意识形态和法律体系的方式而推动改革,只能采取先不触及意识形态和法律体系并

6、允许人们在一定范围内超越意识形态和法律体系的方式推进改革,让民众首先在实践中探索,然后将民众探索到的正确结果政策化和法律化。第二: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改革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并不十分明确,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让民众先进行创新,当创新成果被实践证明是正确时,再根据实践情况将创新成果政策化和法律化,并进而形成新的意识形态。当然,这种改革方式往往会使有些改革举措触及意识形态和法律的底线。在这种条件下,就不应依据原有的意识形态对改革说三道四,而应以“三个有利于”为原则来对待,不要动不动就给改革者扣上反社会主义和搞资本

7、主义的大帽子。正是在民众的创新行为的推动下,传统经济体制才得以不断被改变,新的体制才得以逐渐形成,这些新体制往往首先被政策化,然后再被法律化,成为以法律为基础的新体制。当然,民众的最初创新行为可能是民众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为目的的,并没考虑到它会引发巨大的社会变革,但它最后却演化为体制、法律的巨大变革,因而民众实际上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最原始推动者。  对于民众的改革行为,政府和理论界往往形成不同的认识,并采取不同的行为。我们的改革并不是首先改革法律体系和意识形态体系,而是允许民众根据实践而采取与原有法律体系

8、和意识形态体系不符合甚至对立的改革行为,所以有人可能以原有的法律体系和意识形态而评判民众的改革行为,而有人则可能从“三个有利于”出发,以并未形成新的意识形态和法律标准而评判民众的改革行为,这样就会形成对民众改革行为的截然不同态度,有人支持民众的改革,也有人反对民众的改革。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对改革的不同态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