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在修复大转子褥疮中的应用论文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在修复大转子褥疮中的应用论文

ID:10365925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在修复大转子褥疮中的应用论文_第1页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在修复大转子褥疮中的应用论文_第2页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在修复大转子褥疮中的应用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在修复大转子褥疮中的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在修复大转子褥疮中的应用论文.freel×24cm,最小为8cm×16cm。结果全部肌皮瓣成活,15例肌皮瓣一期愈合,4例肌皮瓣与创面愈合不良,经换药4~6周伤口愈合。8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0~29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好,未有再次压疮的发生,患者明显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应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大转子褥疮方法可靠,转移方便,组织供应量大,临床治疗效果好。【关键词】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褥疮;转移;修复股骨大转子部褥疮常常深达骨质且合并感染,患者常长期卧床,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症,且患者手术耐受性差,在治疗上仍较困难。临床上常应用阔筋

2、膜张肌肌皮瓣修复[1,2],但时有皮瓣血运障碍的发生[3],我们根据王忠信[4]、乔跃兵等[5]的临床解剖学的研究,自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大转子褥创19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48~74岁,平均59.1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28个月。其中18例为单侧,左侧12例,右侧6例,1例为双侧。引起褥疮的原因:外伤性截瘫3例,脑血栓后遗症15例,老年性痴呆1例。褥疮均为3度,溃疡创面深达骨质并合并感染。合并高血压4例,糖尿病1例,骨髓炎1例。创面面积最小6cm×6cm,最大

3、8cm×12cm。1.2手术方法术前进行营养和支持治疗7~14d,创面换药引流,去除坏死组织。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纠正高血压,控制血糖,做好心理辅导。手术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进行,取侧卧位。首先扩创,彻底切除褥疮创面周围感染、水肿的皮肤及腔内的肉芽组织、瘢痕组织、死骨,敞开褥疮底部,依照生理盐水、双氧水、生理盐水、0.1%新洁尔灭、生理盐水次序冲洗干净,为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皮瓣填塞准备一个健康的基底。根据受区组织缺损范围设计皮瓣,术前用血流多普勒探测仪探明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穿入点,即为血管蒂的位置。在髂嵴上2cm至膝上5cm的范围内设计皮瓣,皮瓣前后界可超过阔筋膜张肌肌缘2cm

4、,从血管蒂至皮瓣最远端的距离应大于到创面最远端2cm,按创面大小和形状绘出皮瓣轮廓;在皮瓣前上方做切口,先找出阔筋膜张肌和股直肌的间隙,再标记血管蒂的位置,仔细寻找穿过该间隙的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束,向后牵开阔筋膜张肌前缘,在其深面找出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束入肌点并加以保护,保留肌间隙的结缔组织及其深面的脂肪组织,按设计好皮瓣的形状切开皮瓣的远端,游离出髂胫束并在超过皮瓣3~5cm处切断髂胫束,以便转移修复创面时返折填塞褥疮底部,最后切取皮瓣的后缘和上缘,在切取皮瓣的过程中及时将皮瓣、筋膜和肌缘做暂时性固定,防止三者分离致肌皮瓣坏死,如需延长血管蒂,必要时可切断股直肌,待肌皮瓣

5、转移后重新缝合,阔筋膜张肌的起点不需要切断,转移修复褥疮创面,逐层与创面缝合固定[6],放置引流条,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2结果全部肌皮瓣成活,15例肌皮瓣一期愈合,4例肌皮瓣与创面愈合不良,经换药4~6周伤口愈合。8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0~29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好(见图1~3),未有再次压疮的发生,患者明显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3讨论股骨大转子褥疮的患者多为长期卧床,一般情况差,术前准备要充分,对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术前应给予降压、降血糖和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治疗,使其达到或接近正常时才进行手术,这样有利于切口愈合和降低手术风险。

6、对感染的骨骼和软组织彻底切除,使其转变为相对清洁的创面,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一旦感染极易使皮瓣愈合不良甚至坏死。为充分填塞基床的腔隙,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远端多带一些皮下组织及3~5cm长的髂胫束,转移至创面时,反折充填基床的腔隙,妥善固定,彻底消灭死腔。缝合肌皮瓣时应常规放置引流管,在切取肌皮瓣近端时,只需切取皮肤、皮下至肌膜表面,不需切断阔筋膜张肌的近端,以免加重出血。肌皮瓣转位不受影响,且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也有小分支从阔筋膜张肌后缘进入其深面[5],尽量保留肌间隙的结缔组织及其深面的脂肪组织,对肌皮瓣的血运有很好的作用[4],可提高肌皮瓣的成活率,这也是这组病例无肌皮瓣坏死

7、的关键。修复大转子褥疮的肌皮瓣要求带有感觉神经,可明显降低术后再次压疮的发生率,阔筋膜张肌皮瓣由股外侧皮神经和T12外侧神经皮支支配,根据手术切取情况可选择保留一支皮神经,皮瓣转位时调整得当可以不受明显影响。阔筋膜张肌在髋和下肢活动中仅起辅助作用,切取转移后对下肢功能影响不明显,且大转子褥疮病人多因截瘫、中风后遗症引起,下肢活动功能已不重要。在解剖血管蒂时,使用无创技术,认真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手术器械直接碰撞血管蒂,减少对血管蒂的牵拉,血管蒂周围带有0.5~1cm左右软组织,能有效防止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