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

ID:10364857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_第1页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_第2页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摘要:本文从环境论的角度出发,了民营中存在的,阐述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审计、审计方式和审计谋略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治理审计;战略审计  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题目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财政收进特别是地方财政收进的稳定来源、建立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鼓励民间投资的重要载体和建设小城镇的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对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结果的分析表明,我

2、国民营企业已经步进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至2001年,我国民营企业单位数从44.3万家增加到132.3万家,年均增长24.5%;从业职员从802.2万人增加到3170.3万人,年均增长31.6%;资本金从3043亿元增加到14068亿元,年均增长35.8%;全年营业收进从4110亿元增加到31883亿元,年均增长达到50.6%,五年就翻了三番。  但一次于2002年年底完成,在中共中心***部、全国工商联、民(私)营经济会组织下,由“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执行,针对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3万户民营企业主进行的权威调查,却显示,民营企业

3、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以下题目:  (一)缺乏诚信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由于缺乏诚信,被调查的民营企业与其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相互拖欠的现象十分严重(见表1)。  (二)资本、风险、决策治理权三个“高度集中”是民营企业的普遍特征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资本高度集中于企业主本人(见表2),投资的收益和风险也高度集中于企业主本人。私企业主不但握有决策权,还都直接把握企业的经营治理权。           表1单位:万元 表2单位:万元  注:事实上在调查中民营企业类型与要求的投资人数并不完全相符。民营独资企业中一人投资的占85.5%, 14.5%为两人或两

4、人以上投资;而民营有限责任公司中有约七分之一实际上是一个人投资。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尽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健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营企业的决策治理权高度集中,股东之间、股东与关键治理职员之间存在密切的血缘及亲友关系,这就决定了民营企业的企业制度特征不明显,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原本应该内部控制制度发挥的作用,都被业主所谓的“一人说了算”所代替。  (四)缺乏社会审计监视  社会审计的业务范围目前尚未全面涉及到民营企业,还不是民营企业监视的主要形式。一是法律上尚未明确规定民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方能报出

5、;二是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内控制度很不完善,经营活动中违规违纪现象较为普遍,对其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会有很高的执业风险,会计师事务所不愿从事民营企业的审计。目前,仅在政府需要时或有民事纠纷或产权变动时,才不得不涉及。这样民营企业便成了社会审计的“真空地带”。从我国目前来看,对民营企业进行约束的主要是政府监视,那么政府监视的效果如何呢?  (五)政府监视很不规范  政府对企业治理不规范,集中反映在“三乱”的题目上,税务、工商、财政等部分的公务员随意减免税收,收受贿赂等***现象较为普遍。另外政府部分与民营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加之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

6、作很不规范,使得这种固有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之国有企业更加明显。要获取监视所必须的、充分可靠的财务信息,进步事后监视的有效性,政府为此而支付的监视本钱会很高,较之会计师事务所的监视来讲是很不经济的。  我国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题目,如何克服题目使其步进健康的发展道路呢?从根本说,还得靠内因,即民营企业内部治理体制的革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