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

试议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

ID:10361629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试议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_第1页
试议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_第2页
试议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_第3页
试议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_第4页
试议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议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议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案件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更或消灭的现象。由于同一法律事实往往可能引发不同的法律关系,再者因刑事证据与民事证据的取证方式不同,在民事认定属于不同法律事实的行为,刑事诉讼中可能认定为属于同一法律事实,这就导致在司法实践的具体操作中,上述适用标准仍可能出现分歧。因此,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交叉的案件何时分开审理,何时适用“先刑后民”,并不能[摘

2、要]文章主要从“先刑后民”的法律依据及适用标准方面阐明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的处理顺序;对实践中出现的交叉案件衔接程序上的理由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从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如何适用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角度论述了生效民事判决对启动同一法律事实的刑事诉讼程序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犯罪;经济纠纷;交叉案件;程序性理由  当前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常常出现由同一法律事实或相互交叉的两个法律事实引发的、一定程度上交织在一起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通常可称为刑民交叉案件。而在经济犯罪案件的刑事审判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复杂的民商事法律关系,这类刑民交叉案

3、件更是大量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类案件有逐年增加之势。对于犯罪行为的侦查、起诉与审判,涉及到、检察院及法院三个部门,而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在法院内部由不同的业务庭依照不同的诉讼程序进行审理。由于涉及的部门多,案件自身疑难复杂,而我国法律对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没有作出明确具体规定,有关程序上的规定更是鲜见,这就造成了法官们理解上的差异及处理策略上的不尽一致,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甚至是同一地区的司法领域颇为常见。本文试图对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某些程序性理由作一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的处

4、理顺序  (一)处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的法律依据  目前,学术理论界普遍都将“先刑后民”作为我国处理刑民交叉案件的一个重要的司法原则,且认为这一原则的适用有一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关于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处理理由的相关司法解释。早在1985年8月、1987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部两次联合下发了《关于及时查处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通知》和《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涉嫌经济犯罪时应当及时移送侦查机关处理。199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

5、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专门针对存单纠纷案件中的刑民交叉理由的处理作了规定。1998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理由的规定》第1条规定:“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与本案有牵连,但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经济犯罪嫌疑线索、材料,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经济纠纷案件继续审理。”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受理

6、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于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机关或检察机关。”第12条规定,已立案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机关或检察机关认为有经济犯罪嫌疑并函告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将案件予以移送。这是关于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交叉案件的司法解释中规定最为详细的一个。  从上述一系列司法解释中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件审理的若干程序性理由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概括出我国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案件的一些处理办法:  1.有下列情形的,经济纠纷案件与经济犯罪案件可分开并同时进行审理:经济纠

7、纷与经济犯罪必须分案处理的;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基于不同的法律事实发生经济纠纷或发现犯罪嫌疑的案件;虽有牵连但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案件;对于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不影响对存单纠纷案件审理的。  2.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不属于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包括经审查确认的)或存单纠纷案件确须待刑事案件结案后才能审理的,将案件移送有关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并对民事案件裁定驳回起诉或中止审理。  (二)先刑后民的适用标准  “先刑后民”就是通过上述一系列司法解释逐步予以确认的。它主要是指在出现经济纠纷与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相交叉时,在符合一定

8、的情况下,应当在侦查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之后,由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就案件涉及的民事责任理由进行审理。在司法实务中,法官们已习惯于将“先刑后民”作为处理刑民交叉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