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机构技术创新效用研究

新能源汽车机构技术创新效用研究

ID:10360259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新能源汽车机构技术创新效用研究_第1页
新能源汽车机构技术创新效用研究_第2页
新能源汽车机构技术创新效用研究_第3页
新能源汽车机构技术创新效用研究_第4页
新能源汽车机构技术创新效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机构技术创新效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能源汽车机构技术创新效用研究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汽车工业体现了自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众多领域的重要技术进步,它的产业关联度很高,技术、生产等层面涉及电子、化工、机械等诸多领域,并对其辅助产业和相关的产业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的风向标。直到21世纪中国的汽车工业才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在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同比增长幅度均为32.4%。据OICA统计,我国汽车产销量所占比例均超过20%,已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一,标志着我国己经成为了全球汽车大国。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工业自身发展的既有问题与缺憾依

2、然存在。首先,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人均汽车保有量的稳步提高,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其次,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品牌发展严重滞后、零部件产业难以规模化、汽车企业多而不强难以与国际大型汽车集团抗衡。中国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出口国,仅仅20年的时间,到2012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就已经上升到55%[1]。并且我国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这种对于进口石油的依赖不会有所改变,这是因为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远远低于世界的先进水平,并且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导致我国的人均石油开采量要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我们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属于增长期,再加上我国汽车产业传统型主要以传统燃料为主,从而为

3、我国石油资源的快速消耗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传统汽车的尾气排放严重污染环境,严重的城市甚至出现了酸雨等一系列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的对群众生命的危害。出于对我国能源安全的需要,同时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应直接从本质上解决能源方面的供需矛盾,在各个领域对于着重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的必然且明智的选择。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于我国而言,在未来的10年里,交通能源动力系统恰逢阶段性的机遇期,从整个汽车产业链来看,通过借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现有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产业链的完善,商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创新作为立足点,抓住机遇,便可以将我国在传统汽车所落后技术领域的不足得以完善,差距得以拉近。

4、此时政府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便可结合自身的体制制度,使我国的汽车产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一个过程得以完美的展现。由于创新资源的稀缺性,投入到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人、财、物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这种情况下,如何清楚地认识和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优化自身创新资源的配置,迅速获得适合企业成长的新技术是自身发展的关键。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低下,是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不对称的重要原因,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长期来看,技术创新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技术创新绩效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技术创新效率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有效发挥技术创新能力重要体现。目前,新能源汽车

5、技术和产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多数需要政府政策的主导支持,对新能源汽车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前景、战略导向以及技术路线选择等方向。本文从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探寻企业创新效率的优化途径,对于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第2章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效率概念界定与相关分析2.1概念界定为了定义技术创新效率,首先定义技术创新,所谓的技术创新实质是企业核心技术的根本源泉或者是核心内容,对于一个企业的技术进步的合理有效的评价就是以技术创新为标准。然而企业的技术进步是由多个投入项和多个产出所共同决定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缩影。为了能够全面的发掘企

6、业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在这个经济效益是由企业技术进步主导的时期,就需要对这个阶段的所处的状态进行纵向系统评价以及综合比较。分析各个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从而获得因技术进步而引起经济效益提高的有用信息。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已提出评价的各种方法,由于程度不同,导致评价存在局限性,很难客观的反映实际问题。范•艾肯(R.van.Elkan,1996)提出了技术一经济趋同论,他认为经济欠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技术的模仿、引进和创新,最终实现技术和经济水平的赶超[35]。楼永(2004)提出:如果把企业的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源,参入企业的生产函数,则不同的经营活动会对应不同的生产函数,与此同时

7、,同样的技术能力投入,所产生的效率随经营活动的不同也会存在差异,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企业的经营活动之间存在着匹配的问题[36]。著名经济学家舒尔兹等人提出过重要理论,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理论本质上是对于三者的说明:也就是知识创新、扩散贡献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对外经济效用有利的经济增长模型,尝试着立足于人力资本建设的角度出发,使得技术和知识的进步的重组再吸收,认为技术的改革是因为利益的驱使,使得依赖市场的激励从而有意识的RD活动。马宁、官建成等人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