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60066
大小:6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管理培训的迷茫和纠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管理培训的迷茫和纠结自从管理学诞生以来,咨询和培训就如影随形。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企业经营实践中提供咨询和培训的需要,才催生出了管理学。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罗,其正式身份就是咨询培训师;管理学体系的构建者法约尔,在他退休后也把一腔热血献给了培训事业。如果了解管理学诞生时期泰罗的赔钱赚吆喝,法约尔在管理教育方面的宏伟设想与实践,就不难看出这一学科诞生阶段培训与学术的亲密关系。然而,唇齿相依的同时,难免咬了舌头或者嘣了牙齿。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管理学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即学术与实践如何对接?在管理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学者、咨询培训工、企业实践者摩擦不断。总体
2、来说,这种摩擦既有砥砺,也有抵梧;砥砺会推动学科的进步,抵梧会加大学术与实务的隔阂。这种摩擦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的管理学研究,同实际需要的距离越来越大;而中国的管理培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天桥把式和江湖游医。分析其中的来龙去脉,既有利于管理学在中国的纵深发展,也有利于企业的转型与变革。一、全世界的难题科学管理刚刚诞生时,泰罗就抱怨大量的效率工程师歪嘴和尚念错经,扭曲了科学管理的原意。随着商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学术与实践的对接就一直存在着争论。50年代,福特基金会资助的戈登和豪威尔报告(R.A.GordonandJ.E.Hobi
3、aUniversityPress,1959)、卡内基基金会资助的皮尔森报告(F.C.Pierson,TheEducationofAmericanBusinessmen,McgreentEducationandDevlopment,McgreBA还是要经理人》,对工商教育极尽奚落调侃。可以说,管理教育与管理实践的对接,是一个全世界的难题。这个难题的症结,在于管理领域的分工。管理实践是一个整体,而管理知识则三分天下:学者、咨询培训师、企业家(包括经理人)各掌握一部分。这三种人的志趣不同,发展各异,然而,他们面对的是同一个领域和同一类问题。学者的目标是学术上的建
4、树,培训师的目标是打动实践者的心灵,实践者的目标是企业自身的发展。例如,面对同样一个产品滞销的案例,学者感兴趣的是可否能够在理论上挑战现有的营销学说,培训师感兴趣的是这个企业是否愿意花大钱训练推销人员,而经理人首当其冲的是考虑资金回笼和周转等问题。正是这种立场的不同,经营者会觉得学者分析论证是远水不解近渴,站着说话腰不疼;学者会觉得经营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激反应代替了理性思维;而且双方都对培训师信不过,学者觉得培训师过于浅薄,经营者对培训师能否解决问题满怀疑虑,培训师一方面嘲笑学者是书呆子,一方面把经营者当冤大头。三者的矛盾,几乎是必然的。第3页第4页
5、第5页英国的管理学家厄威克曾经尖锐地指出:学者考虑的是如何吸引出版社和各种委员会的眼球,如何能够在职称和学术圈中占优势,而丝毫不考虑现实中的企业需要什么。由此形成了学术与实践的双轨制,而且是两条不相交的轨道。实践需要的是可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而学界在精心构建象牙塔。厄威克批评说,在学校,教师的利益比商业需要更重要,学者教给学生的是他们想要研究的东西,而不是企业需要的东西(JohnTrinkaus,Ury-managementConsultantLyndallUrwick,BusinessHorizons,Sept-Oct,1992)。实际上,厄威克的批评还不
6、完全,培训师存在同样问题,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培训公司的收益,而不是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例如,曾经风靡全球的流程再造,使进行再造培训的哈默和钱皮一度风光无限,赚了大钱,而接受再造培训的企业起码有半数以上开进了滑铁卢,惨遭失败。美国的学界也有类似说法。在管理实践领域有崇高声望的德鲁克,一直受到学院派的排挤。彼得斯曾经说,他在斯坦福上学时,没有一位学者在课堂上提到德鲁克的名字。这一点,彼得斯可能言过其实,但是,德鲁克不入学界法眼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从德鲁克任教的学校就可以看出,他从欧洲来到新大陆后,无法进入一流学校,直到他名气大震,也没有得到一流商学院的青睐,学界始
7、终把他看作记者与作家。而在理论研究上具有重大贡献的西蒙,作为诺贝尔奖获奖者,始终未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施展功力,实践领域的人们很有可能认为,西蒙这样的学者只能玩国际象棋。某些大师(guru)对学院派的鄙视,学院派对大师浅薄的嘲弄,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交锋。再进一步,不同的学校,在对待管理实践的态度上也有差别。追求人气和社会声望的哈佛商学院,对于贴近实践要宽厚得多;而追求名气和学术声望的普林斯顿大学,干脆就不成立商学院(当然,也不成立法学院)。以咨询和培训出名的德鲁克、戴明,游离于知名学府之外,而以学术出名的卡内基-梅隆学派,在实践界几乎没有声音。当然,西方的管理
8、学发展积淀要比中国厚实,所以,这种三岔口状态实际上有着管理共同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