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57776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面对国企快速变数,如何使管理更有成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面对国企快速变数,如何使管理更有成效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影响管理实效的往往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外部环境[编辑手记]在当今处在快速变数之中的中国企业里,领导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使管理更有成效也成为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话题,引起业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人士的关注。正值此时,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要陆续出版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著作,其中第一本经典之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经面世。“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就拿我们的主编傅强来说,也是一手老子、一手德鲁克,研读得不亦乐乎。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做一期关于有效管理话题的想法
2、。管理者怎样才能使管理更有成效?与会嘉宾结合自身实际,凭着各自对有效管理的不同理解,提出了很多方法,有人认为要创建学习型的组织,也有人认为要协调好股东、董事会和管理者的关系,有人认为根本是要改变老板自身的观念和态度,还有人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方法。究竟如何使管理更有成效?且听后面分解。我们向德鲁克学什么?张建华从德鲁克的思想中得到的启示是,企业最终的胜利是组织、思想、文化的胜利,这要求管理者应该具备领导能力,以自己的眼光、奉献精神和诚实来感染自己的组织,使组织走向胜利。刘咏瑜在自己的工作中体会最深的,就是德鲁克关于“管理者不光要管理好自己,还要
3、管理好自己的上司”这一理论。胡晓东则认为管理的目标和方法是最重要的。冯宗智: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LOCalHOst大师只是指导我们的思维方向,他的方法在中国如何应用应该是更重要的一个问题。那么,我们究竟应从德鲁克那里学习什么?张建华:德鲁克的书我读过一些,相对于多数强调具体处事方式的管理学家,他认为,管理者的眼光、奉献精神和诚实决定了管理水平,其次才是方法,这一点我很赞同。一个管理学家在50多年前就能得出这么深的结论,这就是管理的力量、研究管理的力量。我们今天来探讨德鲁克的思想,
4、对中国的企业、对中国企业的研究者、对管理学院的老师和学生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为什么被德鲁克的思想所震撼,德鲁克的思想给了我什么样的启迪?德鲁克讲,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他的观点——只有中国人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人才能做自己的企业。用他的思想来看,最终企业的胜利肯定是组织的胜利,而不是具体方法的胜利,也不是具体的营销的胜利,更不是资金的胜利,而伟大的组织机构,说到底都是某个人的影子和延伸,所以归根结底,企业的胜利最终就是领导力的胜利。德鲁克思想之所以半个多世纪
5、以来一直引领着企业的管理实践,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捕捉到了一些基本的不变的规律。作为成功的组织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特点,但一些基本的特点是必须要具备的。这些基本的东西是非常开放的,是把国外的一些东西拿进来之后,变化成的一些基本不变的东西。中国本土的管理思想未来的发展我觉得是“德鲁克”,但最终能站住脚的“德鲁克”可能和美国的“德鲁克”不太一样。刘咏瑜:管理首要就是要管理人。德鲁克的书里面讲到你要管理人首先要管理好你自己,这个很重要。怎么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谈到管理不光是要管理好自己的团队,还要管理好自己的上司,这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暂时还是很难办到
6、的。在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发现我们很多的经理人很专注的一点就是怎么把自己的团队、公司管理好,可是忽略了一点,就是怎么把自己的上司管理好,这个很重要。因为管理好上司,才能让团队更有效地工作。胡晓东:德鲁克的书给我最大的一个启示就是管理的目标和方法是最重要的。在他看来,管理者的工作基本点就是完成任务以实现公司目标。如果你没有确定一个目标,再好的方法,什么六西格玛等等的引进都没有价值。在德鲁克的书里,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当管理不只集中在某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这个组织才是成功的,这个管理者才是卓有成效的。中国老板的管理为何无效?王颖认为首先是中国的企业
7、家们没有组织的概念。黄三星从德隆的失败中找到根本,就是股东层、董事会、管理者这三方之间关系失调所致。房静冰则刨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病根——中国传统的思想中权谋的思想对现在民企的企业家的渗透和影响,远比现在科学的管理对其的渗透和影响要大得多。王颖:企业的成功不一定是因管理而成功,但一定是因管理而失败。中国企业的管理首先还是要解决老板的问题,毫无疑问,最终企业的成功是组织的成功。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企业家们首先没有组织的概念。原来的起步是靠着草莽的精神、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是靠着机遇、胆略、关系的成功。这种时候他是把组织玩弄于掌股之中,而不是融组织于一
8、体,是凌驾于组织之上的一种皇帝的心态,因此我认为中国企业的转型一定是要经过从调理到管理,然后再到治理的阶段。我们要正确对待中国企业中执行力的问题,在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