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教学实录

《为政以德》教学实录

ID:1034801

大小:2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6

《为政以德》教学实录_第1页
《为政以德》教学实录_第2页
《为政以德》教学实录_第3页
《为政以德》教学实录_第4页
《为政以德》教学实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政以德》教学实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为政以德》教学实录《为政以德》总共十二节,体现的是孔子的德治思想。怎么德治?大概两方面,一是以德正己,包括“向善”、“庄重”、“孝慈”等内容;一是以德待民,包括富民,用礼德教化,讲诚信等。而德治的效果,就是人君“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些内容,又以富民为基础,因此,本课选择以这为切入口,也就是“子适卫”这一节。有了切入口,就好办了,以下是我在另一个班级的上课实录。师:拿起《论语》这本书,大家有什么感觉?生(众说纷纭,不过和另一个班感觉很相似)师:古人读《论语》是摇头晃脑,看着都晕,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不会摇头晃脑去读了,不过,我们能不能从这些寥寥数语中,读出点滋味,读出乐趣来呢?我想大家可以来点想

2、象,来点体验。我们一起来读第三节。生:齐读第三节。师:孔子是什么时候去卫国的?能不能从书本附录迅速找出?生(很快地)找到孔子五十五岁的时候去鲁到卫的。师:孔子在离开鲁国的时候,是心里受了一点点伤离开的,他离开的时候,有点失落,大家说说,发生了什么事?生:是齐国用美人计,让鲁国君臣荒于政事,不理朝政,孔子很失落,所以去鲁适卫。师:孔子之前在鲁国做什么?生:在五十三岁的时候,做官做到大司KE(相当于丞相)师:有政绩吗?生:鲁国大治。师:据记载,孔子将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民风淳朴。所以引起齐国的恐慌,想办法让孔子下台。才有孔子带着受伤的心离开鲁国。重新看到第三节,“子适卫”,大家想想他和谁一起去?生

3、:和很多的学生。师:应该是很多的,相传孔子弟子有三千,很有名气的有七十二个,那去卫国的时候是很多人的。驾车的人是谁?生:冉有。师:看来冉有的驾驶技术很好!孔子到卫国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生:庶矣哉!就是很多人啊!师:大家想象一下,孔子说这句话的心情?一生:开心,(随后又说)激动!师:你能不能读一读,把他这种开心激动读出来!生读(不够开心激动),师鼓励其再读。(感觉好些了)师:全班来读读,把这种开心激动读出来。生读(开始有点低沉,后感觉好了)师:这话用现在话就是:人很多啊!大家一起用现代话齐说一下。生念(开始兴奋)师:用本地话怎么说?生:多兮多!(兴奋地)各自说“多兮多!”师:孔子到卫国看到人很多

4、,很开心很激动,为什么?生:孔圣人来了,大家找他签名!(全班笑)师:孔子是很出名,不过那个时候的人还没有现在的人那样追星。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生有困惑)师:联系一下《寡人之于国也》的第一段,(齐背第一段)梁惠王是不是特别想自己国家人口多起来,其实在古代人多就意味着粮食多,冷兵器时代,打仗主要也还是靠人。师:孔子说人很多啊!他的弟子怎么说?生:然有说“急庶矣,又何加焉?”师:想象一下,其他弟子会怎么说?有学生:人真的很多啊!师:孔子说人很多啊!他的弟子也说人很多啊!为什么这句话不加在后面。一生:没有价值!师:对,古代的字是刻在竹木简上的,而且不像今天的繁体字,很费事的,废话当然不刻上去了。〈论

5、语〉作为经典,可是句句都都很经典啊!那么,冉有的问题又有什么价值呢?生(思考后):是考虑怎么管理。师:是的,冉有是站在治理国家的角度去思考的,体现了他心胸开阔,救济苍生的情怀,这也是儒家的情怀。师:面对这么有价值的问题,孔子当然会好好回答,怎么回答的?生:富之。师:富之就是富民,富怎么理解?生:使动用法,使百姓富裕。师:你看看,看到一个字,就说什么用法,什么意思,难怪你们不觉得枯燥!说说看,怎么个富?生:至少是温饱吧。师:对,有饭吃有衣服穿,也就是“均无贫”的无贫。(引导学生理解“均无贫”的“均”,即一定等级的均)师:那么怎样才能富起来呢?找找看,孔子提出了哪些措施?生(逐渐找出)节用爱人,使

6、民以时及其减少赋税等,主要在第五节、第七节和第八节。(节用爱人结合社会现实谈;使民以时也说说古代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师:孔子说了‘富之’后,冉有还问了什么问题?生:下一步该怎么办?师:冉有确实是好学生,问问题既有高度,又有深度。那么孔子怎么回答的呢?生:教之,就是教化。师:怎么教化?生:(逐渐找出)用德礼教化,还有讲诚信,举贤;还有就是向善、庄重和孝慈等。师:能分一下类吗?生:一类是对百姓而言,一类是对君王自身而言,也就是正己。师(加以肯定)看来以德治国包括富民、教化和以身作则几个方面,那么,以德治国的结果呢?生(齐读第一段):众星共之。师:按照孔子的要求做的话,统治者就能垂手而治,像北极星一

7、样,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天下也是太平盛世。一起翻到书本第五叶,齐读〈礼记  礼运〉的一段。(该文字容易懂,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大同世界的美好)师:大同世界很美好!孔子也为之毕生追求。大家想想,以德治国能实现吗?(引导学生思考德治和法治,结合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和后来的以法治国来谈)师:孔子的德治思想无论是于国家还是个人,都有积极的意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这一辈子,年幼无知,年少轻狂,可是,终归要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