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22834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高校学生精英意识淡化的原因探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学生精英意识淡化的原因探析 摘要: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的精英意识开始淡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丧失的可能性。应当从社会转型、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角度剖析高校学生精英意识淡化的原因,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依然应当重视精英教育,培养学生的精英意识。 关键词:精英意识;精英教育;社会转型;高校改革 一、何谓精英和精英意识 关于精英这个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属日本教育社会学家麻生诚通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中有比普通人更优秀的内在属性或者有较好的外在属性;在一定的领域内和一定的水平基础上,通过他们的领导职能可使全社会的各种价值得到增值或得以保持下去;在决定全社会的结构方面
2、,他们起主导的作用和骨干作用,他们蕴藏着一定的集团意识和特殊的文化财产,并具有高度构造化方向发展的倾向。”〔1〕在国内,有学者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意义上,精英应是一个非实体性的概念,精英的质的规定性应该通过精英的特征来体现。这也就是说,精英不仅仅是一种精英意识与精英精神〔2〕。 综合这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精英指的是社会群体中的出类拔萃者、佼佼者,是为数较少的优秀群体。他的本质特征是精英性,这种精英性不是仅仅通过成绩优异、能力非凡、技艺高超、贡献卓越等能够涵盖与表达的,还特别表现在这个群体所具有的意识、精神和文化方面。 精英意识,在语境中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
3、,是人关于自己在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责任、社会作用等方面优于或是重于一般社会成员的意识,即社会历史主体自觉。具有精英意识的个体和群体,总是把自己看做是对社会历史进步可以有所作为,即是可以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而决不会把自己仅仅看做是一种客体,看做是只能被时代潮流裹着前行的对象。二是忧患意识。对自己置身其中的群体、社会、民族、国家的现实处境和前途命运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是精英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忧患意识、无论是向度、广度、深度还是强度,都是平民意识中的忧患意识所不可比拟的。三是责任和使命意识,认为自己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更大的责任,认为自己肩负着改造现
4、实社会、克服现实的不完美性、推动社会进步和振兴民族国家的使命,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或者自觉听从使命的召唤努力塑造、提升自身素质,这是精英意识的又一重要表现。从这个角度讲,精英意识又表现为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表现为一种救世情怀或是创世情怀。四是优越感和自豪感,认为自己拥有比一般人优越的社会地位,自觉受人关注、重视并被寄予厚望,并引以为豪,也是精英意识的重要表现。 二、高校学生精英意识淡化的表现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精英意识的现状,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实际回收156份。下面是对问卷收集数据的整理情况。 1.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如何
5、看待 9%的学生选择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积极向社会和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71%的学生选择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干自己所喜欢做的事情,自己感到幸福和快乐。17%的学生向往有个幸福的家庭。另有3%的学生期待显赫的地位和大量金钱,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 2.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 38%的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57%的学生是为了以后的生活,为了能找个好工作,逼着自己学;2%的学生认为是来自父母和长辈的压力;3%的学生则毫无动力可言,走一步算一步。 3.平时是否看报纸以及看报纸的意义 37%的大学生经常看报纸,目的在于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另有49%的学生只是偶尔看报纸,不是自
6、己主动买报纸看;2%的会看看报纸,但是关注点在娱乐和体育版块上;12%的学生从来不看报纸。 4.毕业后会选择什么样的单位 24%的学生选择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单位;36%的学生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单位;12%的学生选择人际关系融洽的单位;12%的学生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单位;5%的学生选择国家和社会需要我去的单位;各有5%的学生分别选择离家近的单位和与恋爱对象较近的单位;1%的学生则是无所谓,只要有单位接受就可以。 5.自己是否够得上精英的称号 17%学生认为自己是精英;6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精英,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很平凡的人;10%的学生认为自己离成为精英还有很大的距离
7、;10%的学生非常厌恶大学生是精英这个提法。 问卷结果表明,今日的大学生不论是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还是外部行为,都已与精英、精英意识相去甚远,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已经明显的弱化,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他们大多已经不再因为自己是个大学生而有多少自豪和骄傲,已经不再以“天之骄子”、“社会精英”自居。认为上大学是一件平常事,自己也是社会的普通一员。虽然大学生的个体意识明显增强,但是社会历史主体意识不强,大学生大多已不再有’普天之下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