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19155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健康人群体检中异常心电图的相关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健康人群体检中异常心电图的相关分析论文【摘要】目的通过常规体检,探讨健康人群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科室2010年度13208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心电图、生化等常规检查所出现的异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异常心电图占总数的29.63%,其中ST-T改变的有2351例为最多,占异常总数的60.08%。异常心电图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年龄分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略高于男性。异常心电图人群中甘油三酯升高为37.08%,总胆固醇升高的为50.22%,低密度脂蛋白升高51.55%.freelmol/L,LD
2、L-C≥3.12mmol/L,HDL-C1.04mmol/L,TG≥1.70mmol/L2。高血糖标准根据《2005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FPG≥6.1mmol/L为空腹高血糖3。高血压标准根据《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脂肪肝标准5: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高,光点较正常肝实质细而密。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2.1心电图检出的异常情况总共13208例受检者中,有异常的心电图3913例,占总人数的29.63%,其中男性异常人数为18
3、96例,占男性总人数的28.95%;女性异常人数为2017例,占女性人数的29.84%。女性异常检出率略高于男性。心电图的异常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21-30岁组异常率最低(12.73%),大于70岁组异常率最高(55.93%),相差4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不同年龄段异常心电图的检查数据2.2异常心电图ST-T改变的有2351例为最多,占异常总数的60.08%;其次比较多的是窦性心律不齐228例,占异常总数的5.83%,室性早搏202例,占异常总数的5.16%,完全性或不
4、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89例,占异常总数的4.83%,肢导低电压150例,占异常总数的3.83%,房颤动的65例,占异常总数的1.66%。其他异常心电图改变合计728例,占异常总数的18.60%。2.3心电图与血脂、血糖、血压、脂肪肝的关系见表2。看出在心电图异常人群中,甘油三酯升高的占37.08%,总胆固醇升高的占50.22%,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占10.35%,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占51.55%,空腹血糖升高的占21.03%,收缩压升高的占34.42%,舒张压升高的占25.09%,脂肪肝的占17.45%。心电图异常
5、的人群以上各项指标异常的比例均高于心电图正常人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心电图与血脂、血糖、血压、脂肪肝的关系3讨论冠心病心电图的改变主要为ST-T改变,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表明心电复极异常,但ST段和T波的变化可以见于任何一种心脏疾病,如其他心血管病、各种心肌病、心动过速以及心脏自主神经失调等,并且其他非心脏因素也可导致心电图出现ST段和T波变化。如果发现心电图有ST-T改变,建议尽早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便确诊是否患有冠心病。一般情况而言,冠心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但是近年来心肌梗死的患病
6、率和死亡率也有年轻化趋向。本文结果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为29.63%,男性检出率为28.95%,女性检出率为29.84%,女性异常略高于男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新陈代谢会有所降低和延缓,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生理功能逐步出现老化衰退,加之工作过于疲劳,思想压力过大,长期的精神紧张等等一系列因素,逐步成为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应积极地对人群进行心电图筛查,以尽早发现冠心病,可以进行积极地预防。本组研究发现,异常心电图人群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糖、血压比正常心
7、电图人群均明显升高,脂肪肝也增多。因此,对于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应进一步检查上述各项指标,以尽早发现和了解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情况,从而改善高危因素,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年龄及多种危险因素成因果关系,.freel.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69-175.3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72-73
8、.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06,8:575-582.5夏稻子.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胡大一.重视东方循证医学的证据做好中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J.中国医药导刊,2007,9:35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