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ID:10313281

大小:321.9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6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1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2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4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言之现代生命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

2、。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

3、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

4、,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1.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B.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因为它是体匿而性存。C.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文言是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D.学习文言文虽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但是在任

5、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文言功不可没。B.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C.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可见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D.信息时代,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而这种缺失可以通过文言的学习加以弥补。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B.中华大家

6、庭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而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C.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白话文远远不及文言文。D.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就可以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①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宣、大数告警,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寇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

7、及寇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野行者之馘②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③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