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11729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为新实践美学而辩——与章辉《实践范畴与当代中国美学》对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为新实践美学而辩——与章辉《实践范畴与当代中国美学》对话论文关键词:实践话语实践本体论意义方法论现代性 论文摘要:实践概念在中国当代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李泽厚和刘纲纪把实践看作是物质生产活动,蒋孔阳把实践界定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新实践美学代表人物张玉能则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实践的明确定义,即“实践是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的完整整体”。然而,却有人对这种实践概念的发展持怀疑态度,认为它是对实践概念的“篡改”,是背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这里站在新实践美学的立场上,用事实说话,针对这种观点和看法予以批驳。 章辉在其《实践范畴
2、与当代中国美学》一文中,首先给出了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梳理和理解,在此前提下,对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的实践观也分别进行了梳理,同时做出了评价,最后,他得出结论说:“基于对经典理解的个体差异,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呈现出多面向甚至相互冲突的话语状态。总体看来,当代美学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的理解,大体有两条线索,即李泽厚、刘纲纪和邓晓芒等人的基本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朱光潜、蒋孔阳的偏离马克思主义但有助于解释艺术审美实际的理解。新世纪以来,朱立元和张玉能泛化实践的内涵,偏离历史唯物主义更远。”显而易见,章辉此处对以朱立元和张玉能为代表的实践美学一派给予了极为
3、严厉的批评。他批评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是“不伦不类的实践论”“一锅煮的思维模式”,批评张玉能对于实践概念的“改造”,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背离,是对于实践本体论意义的泛化。其实,只要深入到朱立元和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体系里面去,就可以发现章辉的批评是有失公道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本文就以他对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的实践观的批评为出发点,立足于张玉能与此相关的一些论述,对章辉的批判给予反驳,以进一步澄清新实践美学的实践观的一些问题。 文章中,章辉在概括介绍了张玉能对于实践的界定和实践结构的阐释以及截取了张玉能对于实践与美和审美以及艺术的关系的阐述之后,立即提出了批评,说
4、:“对照经典文本,我们发现,实践概念又一次被篡改。”然后他进行了具体说明,“在新实践美学那里,物质生产虽被视为中心,但其决定性的第一性社会存在地位被抹去,话语生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处于同一平面上,而且,话语也就有‘实践本体论或者实践存在论的意义’,也成为‘美和审美以及艺术的产生本原’,历史唯物主义基本主张就这样被篡改”。在这里,他对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提出了两个批评,一是认为新实践美学“篡改”了实践的概念,消解了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使得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与物质生产竟然处于同一平面,并认为这是不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的;二是,话语实践在新实践美学中竟然
5、也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在他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 一、实践概念的内涵没有被“篡改” 对于他的第一点批评,我们的回应如下。首先,新实践美学并没有抛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物质生产的根本性的强调。相反,张玉能“与其他实践美学的学者比较,张玉能尤其重视紧扣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的观点”,他曾明确指出物质生产“是人类本身和人类社会的本根”,“物质生产制约着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审美活动就是在它们之中超越出来的”。即使在专门谈论话语实践的文章中,张玉能也没忘记强调物质生产的第一性地位,“在社会实践的整体之中,物质生产(劳动)又是第一位的,是社会的实践的中心,离开物质生产,单
6、独地谈论语言(话语实践)就可能走向‘唯语言决定论”’。显然,张玉能是坚决反对架空或消解物质生产的第一性的决定性地位的,这也是他严厉批判后实践美学的超越性精神美学的一点。我们要说的是,新实践美学对实践的“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的完整整体”的界定中的“以物质生产为中心”并不是一个摆设,不能随意地被人拿来作为一个让步句的条件。新实践美学对于美的本质、美和美感的产生以及艺术的本质论述都是首先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在实践的总指挥下一步步进行的,并非像章辉所说的是背离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其次,章辉之所以批评新实践美学“使得精神生产
7、和话语实践和物质生产处于同一平面”,估计是单纯从新实践美学对于实践概念表述的表达方式出发,认为“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在内”就是把它们三个放在同一平面,而没有意识到这部分表述是对实践内容的分类,前面的“以物质生产为中心”才是对于实践内部的一个层次的界说。另外,从他所引用的段落也可以看出,章辉无意间犯了个形式主观上的错误。引文段中,张玉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发生论,存在论,价值论)对实践与美和审美以及艺术的关系进行论述,在论述中,从每一个角度他都对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给出了相应的地位的界定,而且这三个方面依次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看起来好像它们具有同
8、样的分量,“处于同一个平面”。然而,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