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影响和实施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影响和实施

ID:10310626

大小: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影响和实施_第1页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影响和实施_第2页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影响和实施_第3页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影响和实施_第4页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影响和实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影响和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影响和实施——基于商业银行、监管者、投资者三个视角文中国农业银行新金融工具准则课题组*摘 要2017年3月,财政部修订发布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其不仅直接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还为银行业的外部监管者、投资者者提供了新的决策信息。本文在梳理新金融工具准则变化的基础上,从商业银行、监管者、投资者三个视角分析了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影响,并提出了实施建议。关键词新金融工具准则商业银行监管者投资者2017年3月,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三项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以下简称

2、“新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的趋同。新准则的实施不仅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会计政策、财务结果,也会对其经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新准则实施还为银行业的外部监管决策、投资者决策提供新的视角和信息。本文在梳理新准则主要变化的基础上,从商业银行、外部监管者、投资者三个角度提出对各方面的影响和建议。一、新准则的主要变化2006年,我国首次发布金融工具相关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简称39号准则)趋同。39号准则发布以来,对规范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金融资产分类逻辑复杂等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准则存在的分类主观性强、计

3、量顺周期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受到各方诟病。在G20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4年7月修订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定于2018年1月1日生效。我国金融工具准则此次修订就是衔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针对现行准则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改变,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建立了以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为标准的金融资产分类框架,更科学、合理的运用公允价值,分类的刚性约束增强现行准则下,金融资产按持有意图、持有能力、有无活跃市场等因素逐笔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四类。因分类标准多,逻辑性较差,使实际

4、操作较复杂,而逐笔判断金融资产的持有目的又增加了分类的随意性,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利用政策空间作出“投机”性的资产分类和计量属性安排。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的过度使用。经济上行期,公允价值的运用美化了财务报告;经济下行期,由于公允价值天然的顺周期效应,过度使用公允价值导致了“价格下跌——资产减记——市场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放大了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新准则构建了以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为标准的金融资产分类框架,将金融资产分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三类。其中,业务模式是基于高级管理层对资

5、产组合而非单笔业务管理模式的判断,金融资产的会计分类与业务管理模式、评价报告模式等严格匹配。只有以收取合同现金流为目的持有的金融资产才有资格归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只有以收取合同现金流和出售为双重目的的资产才有资格归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在此基础上,现金流量特征标准划定了分类的另一条金线,凡是合同现金流量并不只是代表“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一律归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这种“一或零”的逻辑,使金融资产计量方法基于其合同的实际约定,可选择的空间被严格锁定。新的分类标准,取消了现行准则的多重分类标准,逻辑更加清晰、严谨,金融资产的分类、计量直接

6、契合企业管理资产的业务模式以及合同现金流结构,提高了分类的刚性约束,降低了资产分类和计量属性选择的随意性。(二)建立了体现前瞻性、宏观性信息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更及时、更充分计提拨备,更准确反映财务风险成本现行准则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减值,当金融资产存在客观减值证据时,才计提减值,减值准备计提时点较晚;并且由于只考虑已发生损失,不考虑前瞻性因素,减值计提金额可能不足。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准则对信用风险业务过少、过晚计提拨备的突出问题。新准则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范围上,所有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额的债权投资均要计提信用损失准备,信贷承诺

7、等表外业务也须计提减值,计提范围明显扩大。在方式上,“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金融资产信用风险水平划分为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发生减值客观证据三个阶段,对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实行逐笔计量。在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当期就要按照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即使尚未发生逾期或风险降级,也要对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发生减值客观证据,不仅要对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