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火热证与非火热证脑梗死患者s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火热证与非火热证脑梗死患者SF作者:李宗信,黄小波,王宁群,陈文强【摘要】目的观察火热证与非火热证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生存质量的差异。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经中医辨证后分为火热组和非火热组,发病后4周,运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在sf-36各维度中,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情绪角色3个维度的生存质量评分火热组明显低于非火热组(p<0.05,p<0.01)。结论火热证与非火热证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生存质量存在差异,火热组脑梗死患者其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情绪角色三方面生存质量较差,可能与
2、其证候特点相关。【关键词】脑梗死;火热证;生存质量;sf-36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survivalqualityofcerebralinfarctionpatientsinsub-acuteseizurephase,syndrometypes.methodsthepatientssyndromedifferentiation.after4entedicine,thesurvivalqualityofpatients-36(sf-36).resultsinalldimension
3、sofsf-36,thescoresofsocialfunction,mentalhealth,role-emotionaldimensionsintheheatgroupsyndrometypeshavedifferentsurvivalquality.thepatientseintheacutephaseshoaybecloselyrelatedtothecharacteristicsofsyndromemanifestations. keye;survivalquality;healthquestionnai
4、re(sf-36)脑梗死患者由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情绪及认知功能等多方面的损害,其生存质量受到显著影响。.为探讨中医证型与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状况的关系,本研究对火热证与非火热证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旨在为不同证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以全面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采集于2006年5月-200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首发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共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脑梗死患者98例,其中火热证(火热组)40例,非火热证(非火热组)58例。火热组中,男性
5、23例,女性17例;年龄44~79岁,平均(60.39±11.37)岁;合并高血压30例,糖尿病8例,高血脂8例。非火热组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41~80岁,平均(61.83±12.23)岁;合并高血压30例,糖尿病10例,高血脂6例。 1.2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病程在48h以内,意识清楚,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在5~15分之间。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标准[2]。患者入院后24h以内,由中医师进行中医辨证。按照《中风病
6、辨证诊断标准》[3]进行火热证的量化诊断,对患者大便、神情面目、呼吸气味、发热、舌质、舌苔、脉象等情况进行评分,总分≥7分者诊断为火热证。 1.3排除标准①ct/mri显示,除责任病灶外还伴有其他与本次病变无关的病灶;②伴有感觉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而影响语言交流者;③病后出现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既往有智能障碍者;④既往患有精神疾病者;⑤合并有血液病或肿瘤者;⑥伴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⑦发病后超过48h住院者。 1.4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火热组与非火热组,入院当天分别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
7、、体重、经济状况、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神经系统体征及中医证候等内容,2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不加用任何中药。 发病4周时评估患者卒中非特异性生存质量状况。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进行评估。此问卷由患者本人在安静环境下独立填写完成,因病情或文化程度等原因无法完成自评者,由医师帮助填写。所有资料均由专人统一收集并经过2次复核。 每一维度的得分为原始分,需转化成标准分(百分制),转化公式为:标准积分=(原始积分-该条目最低分值)×100。 1.5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2组
8、患者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2组患者在sf-36各维度中,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情绪角色3个维度的评分火热组明显低于非火热组(p<0.05,0.01)。其余维度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2组脑梗死患者sf-36生存质量比较(略) 3讨论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已逐渐成为临床医生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