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于无声处听惊雷——谈史景迁的《王氏之死》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于无声处听惊雷——谈史景迁的《王氏之死》的论文摘要:国外有人称史景迁为“中国学研究领域的毕加索”,介绍其作品时说,他的中国历史作品就像小说一样精彩,并且“它们不仅要接受来自同行的由衷赞扬。还奋不顾身的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①本文就其作品《王氏之死》做出了研究和探讨。关键词:史景迁王氏之死汉学家一口气读完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以下简称《王氏之死》)②,笔者得出的第一个印象是:他的书拿起来就能够让人读下去,越读越能够引人入胜,最后让人手不释卷。并不像大多数其他的历史著作那样枯燥乏味。如果只用一个最简单而又最肤浅
2、的词来概括我对史景迁的《王氏之死》这本书的最初感受的话,那就是:“好看”。为什么好看?因为他让你如同看小说一样,在阅读中享受轻松与愉快。史景迁的文笔非常之优美,他借助想象的翅膀让历史文学化了。如:“傍晚,月亮刚刚升起,除了从什么地方发出的一阵可怕轰鸣声往西北方向而去外,一点预告也没有,城镇里的房屋开始晃动,树木先是有节奏地摇摆,然后是更厉害地甩来甩去,树梢都快碰到了地上。.接着一阵剧烈的震动……”③不错,作者是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根本不可能知道当时的情景,但是,运用合理的想象能够生动地表达这一画面,能够使人移情入境。又如,在写王氏最后回
3、到自己家中后的那天晚上时,史景迁的“联想”又重现在读者面前:“他们在屋里一定很冷……1672年1月底的一个晚上,夫妻俩人坐在家中,任叫王氏为他补衣服,她正在油灯下缝补着。外面下着雪。邻居可以看到他们家里亮着的灯光,后来听到俩人吵架。邻居可以听出气愤的语调……当灯灭了的时候,他们仍在听着。”④作者能够“猜测”到这些都是根据黄六鸿的记述,把历史还原成那种近乎真实的事情。他用那支出神入化之笔,将最合适、最优美的字词句章来写人、状物、叙事,用得巧夺天工。听说,匹兹堡大学的许倬云教授曾经也这样形容史景迁选人物编故事的能力:给他一本电话簿,他可以从第一
4、页的人名编故事,一直编到最后一页。史景迁善于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中国悠久深长的历史,以文学叙事的笔法把极其平常的历史事件纳入巨大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表现,从而细腻、生动而又准确地描绘出某段历史生活画面,展示个人命运偶然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史景迁在选择传主时,并不像我们在习惯中所要求的那样——一定要有皇皇赫赫之文治武功与盖世业绩,或者是要有才子佳人和风花雪月,他只是选择在悠长的历史中的某一个时段中的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这个人或者这一群人的生活既表现出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也反映出他们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投射在他们生命中的光照与阴影。史景选择题材
5、的视角总是非常独特的,这种独特的视角既使他的研究有别于他人,也保证了他对这一题材深入“开拓”与“掘进”的可能性。作者选择了“没有任何可出名的事情”的郯城,其目的就在于:“我有意要使这个故事既有乡村属性又有地方色彩,因为有关前现代中国农村的文献记录的并不是单个地方的事,而是发生在一大片地域和跨越一长段时间的事,这就使个人的故事几乎不可避免地有支离破碎的问题。”⑤这本中文版正文只有114页、不足十万言的小书,故事其实很简单:郯城县西南八英里以外的归昌集市边的一个小村子里的妇女王氏在某个时候,出于某种原因,离家出走了,她离开丈夫任洪与另一个男人私
6、奔了;但由于没有出路,她最后又回了家;她回家以后,她的愤怒的丈夫把她扼死在破屋之内。虽然讲的只是山东郯城农村的一个小故事,但在这个普通得只有姓氏的农村妇女的悲惨故事后面,则是令读者感到更为悚然的历史场景,书的前面四章不厌其烦描述的都是这种悲惨的历史场景:地震,旱灾,水灾,雪灾,蝗灾,白莲教起义,土匪抢劫,军队清剿,税收压迫,以及宗族迫害,饥荒中的死亡(饿死、自杀乃至人相食)等。就是在这种大历史背景下,故事的主人公王氏,最终惨死于愤怒和怀有屈辱心的丈夫之手。史景迁的主旨似乎是想把沉重的历史帷幕撩起一角,让我们看到在这厚厚的帷幕之后的苦难。其实
7、,王氏的悲剧,又何尝不是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悲剧呢?史景迁还试图把“蒙太奇”手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蒙太奇”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把蒙太奇运用到历史写作中,使得所描述的人物、事件更具风格,不同于常。正如作者所说“:我认为,如能用蒙太奇的方式将某些形象串连起来,我们也许可以越过那个遗失世界的其他资料,更好地表达王氏在去世之前的睡梦中可能想到的东西。”⑥史景迁
8、的《王氏之死》,除上述这些“好看”处之外还有什么呢?我想,那就是作者思想的敏锐、深邃,但又不乏思考与启迪。看完之后,在感受到史氏汪洋恣肆的优美文笔时,却又为书中的人物的命运而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