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问题及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问题及思考

ID:10293403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问题及思考  _第1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问题及思考  _第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问题及思考  _第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问题及思考  _第4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问题及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问题及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问题及思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中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加明确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规定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在新颁布的《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由三大要素构成: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存在的几个

2、问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与研究在我国迅速展开。就实践层面而言,学生普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感兴趣,积极参与活动过程。部分参与教师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有助于自身专业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课题开发、指导与评价等方面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2001年,上海高考第一次出现了研究性课题。分值虽不高,题目也不难,但它引起的反响是强烈的,它给人们一个信号:被称为考试指挥棒的高考正在发挥其积极的正面效应,以其强烈的导向作用告诉人们,高考也正在积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素质教育、综合能力培养方

3、面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2004年教育部发文明确表示,必须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中考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有着一个良好的政策导向和舆论氛围。尽管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也出现了不少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零开发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课程计划还是课程实践都没有设置、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沦落为“空白课程”,有时甚至出现整个地级市都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二)假开发打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名义,做着其它所谓主要学

4、科的事情。譬如在课程计划表中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实际开设英语、数学、语文等课程,被喻为课程开发“两张皮现象”。(三)片面开发单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来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缩小了课程开发范围,进而降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能。如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解为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门课程分别地进行开设,以局部代替整体。由于信息技术教育近年来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在全国开设有多年的基础,很多地方干脆就以信息技术教育或劳动技术教育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如,表现在

5、课程内容的开发上的窄化倾向,自然、社会、自我作为探究内容的三个向度不能平等对待及重视。“自我”领域的主题如“理想自我”、“合作与竞争”、“交友”、“婚姻与家庭”、“生活经营”等更具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内容很少涉及;课题选择过于社会化、成人化,关注学生心灵和自我空间的内容较少。再如,只实施某一方面主题的实践活动,表现在学科上主要是以生物、地理学科为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只以当地的旅行景点、风景名胜为主,变成了有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遗迹的地方和学校年年、次次都是这些主题开发,而没有风景名胜可寻的地方就觉得当地无课程资源、

6、无主题可开发。有文章披露,一所学校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了“我做小导游”的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上,小导游举止得体、解说精练。但到台下为听课教师作导游时却表示,只会一个景点或者一段的解说。(四)开发不力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教师熟悉许多学科的知识以及掌握科研的方法,但就目前的师范教育的体制来看,中学教师是按照分科的专才模式培养的,小学教师则按照综合的通才模式培养。前者的知识领域比较狭窄,指导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容易成人化、学科化,后者的知识领域尽管较宽泛,但又比较肤浅,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易流于形式,热闹有余,深度

7、不足。同时由于长期自上而下的集中的课程体制,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普遍较淡薄。教师欠缺开发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客观上造成课程的开发不力。(五)等同开发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等同于教材编写开发。有研究者统计,全国目前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各类“资源包”或“学习手册”、“学习材料”等不下几十种。不可否认,“资源包”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在课程开设初期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有不少教师就与学生围绕教材在课堂上综合实践活动,或盲目套用其他学校或地方的课程开发主题。总的说来,这些林林总总的“资源包”呈

8、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以案例或活动的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案例或活动开发一般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为线索展开,形成学生体验自然、亲历社会、活动交往三大活动系列,分别代表人作为认识主体与自然世界相互作用、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他人(包括自我)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但也有部分教材只是侧重其中的一个方面。第二,虽然各种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