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卡银行看银行卡欺诈法律风险的防控

发卡银行看银行卡欺诈法律风险的防控

ID:10292042

大小:6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6

发卡银行看银行卡欺诈法律风险的防控  _第1页
发卡银行看银行卡欺诈法律风险的防控  _第2页
发卡银行看银行卡欺诈法律风险的防控  _第3页
发卡银行看银行卡欺诈法律风险的防控  _第4页
发卡银行看银行卡欺诈法律风险的防控  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卡银行看银行卡欺诈法律风险的防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卡银行看银行卡欺诈法律风险的防控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银行卡已成为居民个人使用最为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但与此同时,银行卡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重点攻击目标,ATM欺诈、伪卡欺诈、短信和电话欺诈等案件日益增加,且欺诈行为还不断向智能化、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据统计,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每年因伪冒交易案件及其他银行卡欺诈案件造成的损失超过20亿美元,占整个银行卡产业风险损失的90%以上;2009年1~8月,我国公安机关针对信用卡诈骗共立案6362起、涉案金额4.4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倍和2.38倍(中国人民银行,2009)。频繁出现的这

2、些银行卡欺诈案件,不仅对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造成威胁,甚至还影响到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秩序,成为制约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银行卡欺诈法律风险防控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从银行卡欺诈的表现形式入手,深入分析了发卡银行在银行卡欺诈事件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就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有关法律风险提出了具体对策。一、银行卡欺诈的表现形式银行卡欺诈,是指利用伪造的银行卡、虚假身份资料申领的银行卡或冒用他人银行卡,通过银行自助设备、POS刷卡设备、网上银行等途径进行取现或消费,或者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的行为。近年来,银行卡欺诈案件呈多发趋

3、势,且欺诈手段不断翻新,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1.办卡欺诈。办卡欺诈主要体现在信用卡申领环节和开卡环节。较为传统的信用卡申领欺诈表现为不法分子利用招聘、招生等手段盗用、骗取他人身份证件或伪造他人身份证件,并篡改、伪造证明材料,从而冒名向银行申领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的行为。除传统的办卡欺诈外,银行内部风险引发的办卡欺诈值得关注:一是部分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工作人员未亲核亲访的疏漏,通过假冒知名企业、国家企事业单位名义或虚构企业名称,申请集体办卡;二是个别银行营销外包机构人员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骗领信用卡。信用卡开卡欺诈,是指卡片在寄送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截取并激活后进行的

4、恶意透支,具体手段主要包括冒充银行职员以核对信息为由套取客户资料后激活信用卡,及利用虚假身份证明前往柜台激活信用卡后进行恶意透支。2.伪卡欺诈。伪卡欺诈是近年来发案率较高的一类银行卡欺诈案件,不法分子在非法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专业设备克隆银行卡,进而在自助设备或通过刷卡交易等方式冒用持卡人资金。不法分子非法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的手段主要有:通过在自助网点门禁系统或自助设备上安装假刷卡装置、假键盘等,●银行卡欺诈案例案例一:2009年9月2日,北京某银行客户李某在取款时,发现银行卡内的2万元竟不翼而飞。从银行系统调出的交易明细清单显示,该银行卡

5、3天前在广西另一家银行的ATM机连续发生了4次取款,但李某却声称自己近期并未到过广西,也未曾在ATM机上取款。后案件经公安机关侦破,原来是不法分子在POS机上安装读卡器,收集并破译了李某的银行卡磁条数据和密码,进而伪造银行卡窃取了李某存款。案例二:2009年8月16日,湖南某银行客户杨某持银行卡到ATM机上取款,正常操作后却未见吐钞。经上下查看,杨某发现ATM机插卡处贴有告示,称“因ATM交易系统升级,客户取款时如出现吞钞或吞卡等异常现象,请立即拨打客服电话1398×××××××,否则损失自负”。情急之下,杨某马上拨通该“客服电话”,并按“客服人员”提示将

6、卡内5万余元存款转入指定的银行账号。第二天,杨某到银行柜台查询时发现,ATM机上的告示系不法分子张贴,所谓的“客服电话”并非银行公布的统一客服电话,其卡内存款也被不法分子转移。杨某遂以该ATM机所有银行未妥善履行保护客户存款安全义务为由起诉,要求该银行赔偿其全部损失。案例三:2009年10月中旬,上海某公司通过虚假资料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并骗领营业执照,然后以特约商户身份向银行申请3台POS机。随后,该公司在网络发布广告,吸引信用卡持卡人到该公司办理套现交易(也即持卡人在不具备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通过POS机透支刷卡,银行实时将交易款项划付至该公司账户后,该公

7、司扣除3%的手续费并将剩余现金交给持卡人)。由于该公司在短短1个月内非法套现1600万元,公安机关已以涉嫌刑事犯罪为由对其立案查处。窃取持卡人银行账号或密码;通过在银行自助设备附近安装针孔摄像头或用高倍望远镜窃取持卡人密码;在POS机上加装读卡装置或待持卡人结账时在读卡装置上刷卡,并偷窥持卡人密码;伪造非法网站并利用木马程序记录持卡人输入的卡号和密码;以高额授信为诱饵,为持卡人代办信用卡后盗取卡号及初始密码。3.自助设备欺诈。基于银行自助设备功能替代性、操作程式化、设置离行式等特点,其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制作伪卡,并冒用持卡人资金的主要渠道

8、。除此之外,不法分子还通过在自助设备插卡口处安装吞卡装置骗取持卡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