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资助政策下高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凸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资助政策下高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凸显问题的若干思考摘要:近年来,中央财政大力资助贫困生,体现党和国家对贫困大学生成长的关怀,新资助政策下助学金范围和数额空前增大,为缓解贫困生求学起到巨大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列负面影响,针对这个新问题,需要国家适当控制助学金发放力度,加大贷款助学金额、建立助学金享受者长期公示和跟踪监督体系等思路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校助学思想政治教育负面问题 据统计,目前高校学生中大约有30%万左右的贫困生。近年来,政府、高校和社会为帮助贫困生做了大量工作,明确提出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并建立了奖、贷、
2、助、补、免等一系列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尤其是2007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新资助政策从完善制度入手 通过切实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新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学校从事业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助学经费等措施,大幅度扩大受助学生比例,切实提高资助水平。2007年秋季开学实施新的资助政策,中央财政支出由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
3、007年下半年的95亿元,加上地方财政投入,达到154亿元,2008年全年达到308亿元。全国有20%的大学生可以获得资助,90%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能获得国家资助,由于新国家资助政策有着鲜明的特点,所以在实施过程中确实缓解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但近年来,随着受助比例的逐步扩大,新的国家资助政策在高校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资助政策在高校中的持续发展。所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是现实必要的。 1新资助政策奖助力度大成为突出特点 新的资助政策形式多样,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
4、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类型,同时,在奖助力度也有所加大。新的政策既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能鼓励优秀学生,奖优的措施主要是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帮困的资助措施主要是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8000元,每年奖励5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资助5000元,每年有51万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获得资助,约占在校生的3%;国家助学金:全国平均每人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在每人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分为2-3档,每年资助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
5、%,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7倍;国家助学贷款: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研究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并按有关规定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6000元。 2新资助政策下国家助学金的负面影响 设立国家助学金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数额很大,也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家庭经济真正困难而获得了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学生来说,可能被部分人视之为天上掉落的馅饼,取之心安,受之理得。助长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随着资助力度的加大,资助的金额越来越高,如励志奖学金达到每生5000元,国家助学金也有高达每生2
6、500元的标准,这造成有些贫困生思想上走入误区,以贫困为资本,一味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不期望通过获得奖学金、勤工俭学活动来解困,成为经济和思想的“双困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一些学生的心理不平衡和不贫装贫现象。既没在学业上起到激励,也没在劳动上有所付出,更难说在心灵上有所感恩。 其次,家庭经济条件从最富有到最贫困之间应当是没有级次、没有台阶的直线,人为的分档定级会使因名额受限而未能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的那部分学生心理失衡,随着资助比例的增大,受助的人多了,很多人都想获得资助,甚至有些人认为这是“不要白不要”,通过各种途径争着获得资助,导致部分学生不能
7、融洽的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第三、助学金的评定的标准除了贫困程度,也注重学习成绩,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不择手段,或考场作弊,或行贿教师,影响了考风,败坏社会风气。 第四、与高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传统荣誉称号的和其他奖学金的奖励发生冲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一直是高校用以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过去一直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建立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后,国家助学金最高额度为8000元、最低额度为1500元,远远高于各种荣誉称号的奖励,无形
8、中冲淡了传统的各项评优,使不少学生产生“自身再努力,不如弄个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