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药响铃草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民族药响铃草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ID:1028795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民族药响铃草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_第1页
民族药响铃草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_第2页
民族药响铃草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_第3页
民族药响铃草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_第4页
资源描述:

《民族药响铃草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族药响铃草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周英王慧娟段震李燕黄赤夫【摘要】  目的探讨响铃草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打孔琼脂扩散法和稀释法对响铃草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结果响铃草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细菌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绿脓杆菌以及黄霉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响铃草提取物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关键词】响铃草;抑菌;最小抑菌浓度;抑菌圈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tibacterialactivitiesofdifferentsolventextractsofCrotalariaferruginea

2、Grah.MethodsBytheagardiffusionanddilutionmethod,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andinhibitorycircleoftheextractined.Results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heextractsicrobes.ConclusionCrotalariaferrugineaGrahhasgoodantibacterialactivityinvitro.  Keyonasaeruginosa;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  1.

3、1.4培养基MRS固体培养基:酪蛋白胨10g,牛肉提取物10g,酵母提取物5g,葡萄糖5g,乙酸钠5g,柠檬酸二铵2.0g,Tl,pH值调至6.8;营养肉汤固体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琼脂15g,定容至1000ml,pH值调至7.0;查氏固体培养基:硝酸钠3g,磷酸氢二钾1.0g,MgSO4·7H2O0.05g,蔗糖30g,琼脂15g,液体培养基组成除了不加琼脂外,与相应的固体培养基相同。  1.1.5仪器高低温恒温培养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BUCHIR-200),SHZ-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

4、(OHAUS)净化工作台(上海市纯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真空冷冻干燥机(LABCONCO),超低温冰箱(FormaScientific),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TU-1901)。  1.2方法  1.2.1响铃草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干燥的响铃草粉碎过40目筛,称取等量的响铃草3份,每份150g,分别置于1000ml的水、酒精、醋酸乙酯中。每种溶剂浸泡3次,每次置于恒温(37℃)摇床上(200r/min)振荡12h,抽滤得到提取液。水的提取液于-80℃冷冻过夜后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酒精提取液40℃减压旋转浓缩除去酒精,于-80℃冷冻过夜

5、后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醋酸乙酯提取液先减压浓缩除去醋酸乙酯,得浸膏。  1.2.2对响铃草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检测  菌种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采用营养肉汤培养基(组成成分见上)活化培养,粪链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采用MRS培养基(组成成分见上)活化培养,黄霉菌Aspergillusflavus采用查氏培养基(组成成分见上)活化培养,分别将各菌种浓度调至OD600约为1

6、,待用。  采用试管稀释法对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取上述得到的水和酒精溶剂的粗提物0.1g,溶于1ml无菌水中,醋酸乙酯溶剂的提取物0.1g溶于1mlDMF,使其充分溶解,用细菌过滤器过滤,取0.3ml样品溶液以相应的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成样品浓度分别为50,25,12.5,6.25,3.13,1.57,0.79mg/ml,每管300μl。分别在试管中加入30μl菌液(OD600约为1),置于37℃恒温培养16h。分别取100μl菌悬液均匀涂板。然后放37℃温箱静止培养24h后取出,每梯度涂布3个平板。此过程重复两次,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5〕,筛选出抑菌活

7、性最强的组分。  抑菌圈的测定:取各溶剂的浸提物30mg,分别用相应的溶剂(无菌水、乙醇、醋酸乙酯)1ml,制成30mg/ml的样品溶液,用细菌过滤器过滤。在相应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加0.1ml菌液,均匀涂布。稍干后用8mm打孔器打孔,每孔加0.1ml样品,37℃培养24h,测量抑菌圈大小。  2结果  2.1响铃草不同溶剂提取物MIC比较见表1。采用试管稀释法对响铃草3种溶剂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响铃草的3种溶剂提取物对供试的细菌及真菌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水溶剂浸提物的总体抑菌活性较强,对藤黄微球菌、黄霉菌均有较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