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超储蓄深层解析与应对之策

居民超储蓄深层解析与应对之策

ID:10286828

大小:5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6

居民超储蓄深层解析与应对之策  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居民超储蓄深层解析与应对之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居民超储蓄深层解析与应对之策摘要: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居民“超储蓄”现象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在总结其特征和解释其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超储蓄”隐患的思路与对策。  居民“超储蓄”是指居民储蓄的增速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一种经济现象。根据有关统计,从1991年至2001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年增速一直略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而2002年,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年增长率竟达到17.8%。进入2003年,居民储蓄存款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到2月末,国内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0

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8%,比年初增加5894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3877亿元,活期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2017亿元。  一、居民“超储蓄”为何令人关注  按理说,中国的储蓄率较高并不是什么怪事,因为从世界范围看,亚洲国家的储蓄率要普遍高于欧美国家的储蓄率,对此有学者解释为主要是由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从历史发展看,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其储蓄率也应高于已没有过高增长压力的发达国家。有人从积极的意义上看,认为高储蓄率既体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习惯,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充足的储蓄存款既表明人们对未来改革所带来的

3、不确定性已有充分准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也显示了人们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信任和信心。也有人是从消极的角度看待这一现象,认为居民储蓄存款过高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和居民收入两极分化问题的突出,也反映了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的不合理和居民投资工具的匮乏。  上述分析当然都是很有意义的,也确实给人很多启发。但我们认为,就目前来说,居民“超储蓄”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因为它是哪些经济现象的结果或显示,而是它可能成为哪些经济后果的原因或前兆。在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和金融制度环境下,居民“超储蓄”引致其他一些令人不快的经济金融后

4、果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首先,居民“超储蓄”会使本已增长乏力的宏观经济局面进一步恶化。从1998年以来,国内经济受需求约束的特征逐渐显露,在外贸增长受阻的情况下,投资与消费的内在扩张动力也明显不足,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由此从“适度从紧”悄然转向“积极”和“稳健”。而居民“超储蓄”可能会从两方面给刚刚稍有起色的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超储蓄”会直接导致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这不仅弱化了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也间接影响了投资本身的增长,从而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超储蓄”的存在使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降低,投资乘数缩小,也使银行超额储备增多,货币

5、政策传导阻滞,从而将削弱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其次,居民“超储蓄”有可能进一步弱化我国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降低全社会的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加大了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相应减缓了信贷资金投放,大量储蓄存款要么上存中央银行以获取准备金利息,要么以买国债形式借给政府,要么拆借给金融机构,而投放到实体经济中的比例较低。这样一方面银行“惜贷”使得大量的储蓄囤积在银行系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投资;另一方面,很多有投资机会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民间投资却得不到金融支持,抑制了一些具有增长潜力的投资

6、的形成。从资料上看,2003年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的各项存款余额为18.9万亿元,贷款余额为14.44万亿元,存差4.46万亿元,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机构存差的扩大就意味着总投资小于总储蓄,也就意味着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的低下。  再次,居民“超储蓄”将进一步加大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的运行风险。一方面,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集中于银行,意味着银行作为全社会信用基础的地位被充分认可,同时其作为全社会风险聚集地的特征也进一步强化,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也因此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资本充足率低一直是我国银行

7、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居民储蓄的增加会带来银行吸存成本的增加,如果不寻找合适的资金运用渠道,就无法产生盈利,也就无法以正常方式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增强银行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由此看来,居民“超储蓄”的隐患是客观存在的,而以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模式和储蓄一投资转化的低效率来看,这种隐患极有可能转为现实,这才是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一现象的真正理由。  二、居民“超储蓄”的特征与根源  分析居民“超储蓄”归根到底是为防范其可能带来的冲击与危害,而应对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必须立足于现实,这就需要我们对居民“超储蓄”的特征和根源做出适当的总结和合理的解释,以便对症下药。 

8、 近年来我国居民“超储蓄”主要表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储蓄存款的总量大,但人均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