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83856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5
《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摘要 根据学校体育课程、学生、教师、社会等因素,进一步探讨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提出合理地研究学生身体发育的过程,充分利用体育的价值原则和体育因素加强体育课程的教育性等。分析了体育课程如何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更好内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其各种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等。1 研究目的与方法 我们从教育学角度,把体育教学放在实践水准上加以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路和观念,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提供参考。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考察法、专家访问法、分析归纳法。2 分析讨论 回顾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2、的历程,不难发现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是在苏联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基本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需要,但就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来说还需提高。随着我国教育与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对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适应;学术竞争力不强,科研队伍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体育教育质量,领导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和对经费的投入与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等等。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更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把培养人才的生理健
3、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等内化到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课程体系、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等都应作出相应的变革。2.1 明确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和观念 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改革实践的方向与成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面临挑战,制约和影响当前改革的根本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体育教师头脑中固有的旧思想和旧观念,以及直接接受这些思想观念影响的思维方式。因此,要使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首先,必须从转变思想和观念做起,从时代特征和我国
4、国情出发,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而且还必须遵循学校体育教育的规律。 当前,一场以建立终身体育观念等为重点的体育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界已形成一个共识,它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是学校体育改革向深层次探索体育教育内涵的重要标志和体现。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身心全面适应21世纪需要的结实健壮的体魄。按照此目标要求,构建新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前学校体育中存在着“身体素质+专项课(选项课)+理论讲座”的状况,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我们认为学校体育教育不能光把目光盯住跑、跳、
5、投、打球、踢球上,光那样就不是教育。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还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体育,没有文化也发展不了教育。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该具有的知识、理论水平和内容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是急需认真研究的课题。2.2 构建21世纪体育新课程体系 随着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更趋于平衡。体育课程不再是被人们误解为单一的身体训练,而体育课程更倾向于训练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素质。体育课程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高了,人们开始认识到体育是个体生命健康基本需要的途径,是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是保证欢度余暇生活的主要
6、内容。因此,面向21世纪的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应该覆盖体质、生理、心理、道德、营养、人口、生物、哲学、健康等所有学科。其内容包括:研究身心全面发展的结构要求,研究专项课与选项课的关系,研究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矛盾,研究课内与课外的统一,研究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的整体优化等。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里,如果体育教育仍停留在竞技教学和身体素质教学这种简单模式之中的话,它的地位只能日益下降,更谈不上什么质量,也何谈效益。2.2.1 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决于对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及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学生的素质不单纯是以
7、知识结构为标志,应该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文化等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这也意味着人最需要的还是健全的、能适应现代社会劳动生产特点的体质和心态。因此,体育课程的目标将定位于21世纪社会人才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结构之中,使学校体育成为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并把体质教育和竞技教育转向以运动为目的和内容的教育。2.2.2 体育课程的设计的结构化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有其特定的设置和任务,往往是把身体素质中的若干有关项目,如中长跑、短跑、铅球、跳远、引体向上(或女生的仰卧起坐),球类课程中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等组成
8、一个有一定功能的课程组块。近年来,学校体育课程有出现“大课程”的趋向,如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余暇课程、健康课程、电教课程等,正是利用系统整体中各体育项目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提供的信息,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发挥和提高体育课程的整体功能。2.2.3 体育课程的形式2.2.3.1 统一性与多样性 全国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