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74650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4
《《劳动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劳动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劳动社会学(sociologyoflabour)课程类别CA公共基础课B专业基础课C专业限选课D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共48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课内实验教学0学时适用学科专业社会保障、公共管理考核方式考查责任审核人签字院长:教学院长:二、课程简介(不超过300字)劳动社会学是劳动保障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系统掌握有关劳动社会学理论和一般原理,并能熟练运用社会学的知识对劳动过程、劳动环境、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劳动问题等作科学的分析,以期更好地揭示人们劳动活动规律,指导社会经济活动稳步有序地发展。作
2、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劳动过程中与劳动有关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是:①劳动社会学的基础理论。②劳动者的身份和角色、素质和能力以及劳动者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过程。③劳动的社会结构。三、知识点(一)基本知识点1.劳动及劳动者的社会化;2.职业分层、职业生涯理论。3.劳动组织文化理论,政府、资方与工会三方、工会与职工双方间的劳动关系,以及劳动报酬理论;4.社会层面的劳动问题(如劳动政策、争议,社会保障);5.运用劳动社会学理论分析中国的当代的劳动问题(如特殊群体的就业与保障)。(二)重要知识点1.劳动者的社会化理论;2.职业生涯理论;3.运用劳动社会学理论分析
3、中国当代的劳动问题。四、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1.掌握劳动及劳动者的社会化;2.理解职业分层、职业生涯理论。3.了解劳动组织文化理论,政府、资方与工会三方、工会与职工双方间的劳动关系,以及劳动报酬理论;4.理解社会层面的劳动问题(如劳动政策、争议,社会保障);5.能够运用劳动社会学理论分析中国的当代的劳动问题(如特殊群体的就业与保障)。(二)能力要求要求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逻辑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三)素质要求要求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及时总结学习体会。五、教学模式与作业要求(一)教学模式1.本课程的教学应遵照循序渐进原则,讲述劳
4、动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和主要内容。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要作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清晰。2.作为交叉学科,由于劳动社会学具有较强的应用特点,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证案例讨论为辅。(二)作业要求1.课程论文1篇(3000字左右)2.小组作业1次3.个人作业2次六、成绩评定及权重分配(卷面(50%)+平时测验(10%)+课程论文(20%)+平时与作业(20%))七、学生学习建议(一)先修课程社会学、管理学基础(二)学习建议1.认真参加课堂授课和讨论;2.认真阅读指定资料,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和课程论文;3.结合生活中的劳动问题,学习用劳动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第
5、一部分绪论4学时1.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劳动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难点);2.劳动社会学理论发展及其观点;3.国外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和逻辑观点(重点);4.中国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方法(重点)。第二部分劳动者4学时1.劳动者及其相关概念(重点);2.劳动者素质的构成;3.劳动者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难点);4.劳动者行为的界定与类型(重点);5.劳动者的社会化(难点)。第三部分行业、职业地位与声望4学时理论+1学时讨论1.职业与行业的概念及其分类标准;2.职业结构、行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难点)。3.职业地位与声望研究的理论渊源;4.影响职业地位和声望的因素分析
6、(重点);5.测定职业地位和声望的方法(难点);6.各国(地区)职业声望的比较(重点)。第四部分 职业生涯 5学时理论+1学时讨论1.职业对个人的要求及个人对职业的选择(重点);2.劳动者和职业的匹配方法,当今青年职业选择的方法(难点);3.当代中国青年择业的特点。第五部分 职业流动 5学时理论+1学时讨论1.职业流动的分类(重点)和模式;2.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重点);3.中国当代职业流动的现象及存在的问题(难点)。第六部分劳动组织4学时1.劳动组织的概念、结构与功能;2.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特点、类型和功能(难点);3.中国“单位”制度的形成原因及特点(重点)。第七部
7、分企业文化4学时1.企业文化兴起的原因;2.企业文化的类型、特征;3.企业文化的内容、要素(重点);4.中国的企业文化面临的任务。第八部分劳动报酬与社会收入分配2学时1.劳动报酬及薪酬的概念,主要的薪酬理论;2.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重点);3.现阶段我国收人分配的理论依据,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4.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理论(难点);5.公平的概念与公平分配(重点),分配不公的原因与表现及缓解分配不公的措施。第九部分工会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