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2半期语文试题答案

高2012半期语文试题答案

ID:10244129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3

高2012半期语文试题答案_第1页
高2012半期语文试题答案_第2页
高2012半期语文试题答案_第3页
高2012半期语文试题答案_第4页
高2012半期语文试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2012半期语文试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2012级高二(下)半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一、1.B(A“祚”为“怍”“呱”念“gū”;C“抢”念“qiānɡ”;D“犄”为“掎”“捺”念“nà” )2.C(C不合语境。改头换面,佛教语,指人在轮回中只改变外形而已,也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A贯注,集中注意力于;B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D好像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3.A(“今湖北黄冈”括号内容应置于“黄州”

2、之后)4.D(A主语暗换,应把“在”置于句首;B成分残缺,在“土地上”后面加上“的生存方式”。C“平均达40%左右”不合事理,平均是一个明确的数字,而不是一个范围)二、5.A(B项武断,由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这些研究似乎表明”和最后一段“我们的研究将说明,环境不洁与社会行为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可知;C项答非所问,该项内容不属于“麦克白效应”试验的内容;D项无中生有)6.C(C项错在“认为”,这些人并没有如此清醒的认识,文段更多地强调“在潜意识里”)7.B(B项强加因果,没有分发纸巾的受试者因为道德上的

3、污点造成了对身体清洁的渴望,所以更愿意帮助他人以“洗”净自己)三、8.B(治:修缮,整治)9.A(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句子的独立性。B以,来,表目的;因为,介词。C因,凭借,介词;沿袭,动词。D而,表并列;却,表转折)10.B(身体状况变好,并不是他超然物外的最大快乐)四、11.(1)大概人们为了追求福气而躲避祸事的原因,是因为福气可以叫人欢喜,祸事可以让人伤心。人们的欲望没有穷尽,但世界上可以满足我们欲望的财物是有穷尽的。(2)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

4、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12.(1)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2)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虽是一般,惟高一着”句以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词人赞扬梅花比雪花高出一招;“雪花不似梅花薄”句语义双关,立足雪花议论,既指雪花不如梅花那样形态轻盈,也指雪花没有梅花那样情感孤高,承前句指明雪花不如梅花的原因所在;“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句以对比的表达形式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梅花

5、的高洁与孤高情操。(举出一例分析即可)(有论家认为此词是抑梅扬雪,认为梅花不如雪花耐寒,雪花能够随意飞扬,无拘无束。如学生有此见解且言之成理,也可给分)13.(1)内无五尺应门之僮(2)乌鸟私情(3)水波不兴(4)酾酒临江(5)哀吾生之须臾(6)韩愈(7)章回体小说(8)《人间喜剧》5五、14.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15.师父担心①只学到了用刀之法,却没有学到为人之道;不懂得学艺先学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刀法乃精、气、神所致”的武术真谛。②徒

6、儿只重艺轻德,这样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成为武林祸害。16.①伞,凝结了师徒之情,又终结了师徒之义,借此凸显人格武品的力量。②以伞为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悲剧结局。③以小见大,深化主题,一把普通的伞,在师傅手中,能轻易化作一招毙命的利器,体现了师傅所谈的“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变化随心的刀法真谛。17.①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

7、吗?现代社会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②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③哲学人格大于武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④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

8、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可参考其一,言之成理亦可)六、18.⑤①②④③(⑤句紧承“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这一问题,故排在首位,①句进一步阐述原因,又提出问题,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紧承②句“价值”,紧跟其后,③句进行小结,故在最后)19.(1)败北、折戟/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冲击冠军的努方付之东流(以上每处1分,共3分。注意:能按题目要求表达出比赛“输”或“平”的意思,即可给分)20.用于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