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德育论文——我对校园礼仪教育的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对校园礼仪教育的看法 中国以“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礼仪源远流长的中华大地,我们更应把属于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目前,在校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成凤追求分数,礼仪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因而,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礼仪已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研究,推进校园礼仪教育实践尤为重要。现将一些
2、礼仪教育的粗浅熟悉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能为构建和谐校园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一、培养学生礼仪教育意识我有一种思考:“学校究竟因谁而美丽?”难道不是因为有学生群体才变得美丽,才变得生气勃勃,才有了文化、礼仪、和谐与漂亮?所以我认为有礼仪教育思想凝聚的校园,才会充满生气与活力。然而,人的教养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所以我平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我班有一位男孩,长得非常聪明。但因为是爷爷奶奶爸妈的掌上明珠,事事让着他,使他养成了任性、不懂礼仪的坏习惯。不管老师怎么教育他,效果都不明显。但有这样一件事,
3、改变了他的行为习惯。有一次,我们学校要表演一个关于文明礼貌的小品。我让他去演由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他演的很真实,让人非常感动。表演的也很出色。因此这个小品在全校获得了一等奖。当学校开庆功大会时,老师嘉奖了他.,给他颁发奖品时,老师深情地对他说:真的希望你能像小品演的那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当时,我看到他深深地低下了头,眼里闪着泪花,诚恳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这个同学真的变了。听不见他骂人的声音,看不见他打人的身影,看到的是他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以礼待人。看见老师,他第一个问好,看见同学,他会把
4、灿烂的笑容送给你,他真的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同学了。当老师再一次表扬他时,他笑了,同学们笑了,老师也笑了。《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张飞和刘备一起赶路,在路上迷了路,张飞就对刘备说,我到前面问问路吧。张飞是大大咧咧的人,做事鲁莽,他走到前面,看到一个老农在田里干活,一把抓起来,张飞长得又黑又凶,力气又大,谁经得起他的这么一抓?然后,凶巴巴地发问:“喂,告诉老子,到哪里哪里去,怎么走?”那个老农吓得话都说不出来,还敢告诉他路怎么走?实在没办法,用手随便指了指,张飞一看。“是不是往那边走”“是!是!”,其实这个老农无心一指
5、,张飞当了真!高兴奋兴地回来告诉刘备,往哪边走可以到达目的地。结果呢?同学们可想而知:张飞问路,越问越远!从上面二则故事中可以让我们看出人品和礼仪对人的重要性。二、内容要符合校园实际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而言行举止是校园礼仪教育的主题课。 在校园的礼仪教育中,我们要突出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文明礼貌用语的养成。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一)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老师宣布上课时,全体学生应起立,向老师
6、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而不得已在老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要集中。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姿态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二)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入老师的办公室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三)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文明礼貌用语。特别是借用学习和生
7、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四) 同学的体态、相貌、衣着不应品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更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也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隐私。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和失败,学习上的落后等,不应嘲讽、歧视,而应给予热情的帮助。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在正规场合,因此要注意集会中的礼仪。排队进场,有序出场。着装整齐,举止文明。不交头接耳,吃零食,做小动作。(五)校园是学生们学习、成长的地方,所以应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
8、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刻,爱护校内的公共财物和花草树木。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年龄段,应该时时处处留意自己的行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言行举止是一个人涵养的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