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28782
大小:17.0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6-12
《马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归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归纳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目的: 学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应运用马克思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念和方法不能丢。 根本方法: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第
2、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的检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现实意义P33-34 答:原理: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4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6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社会运动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 7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现实意
4、义: 1、认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更能让我们以实际的眼光看待问题,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 2、认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更加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出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更能深切认识唯物主义一言论; 3、认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更能促进人们对世界自然规律的认识,促进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 三、矛盾规律及其运用P47 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 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概念)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
5、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而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2.矛盾的内外、主次关系 ①概念: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6、并通过内因起作用。 ②概念: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关系:次要矛盾服从与主要矛盾;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②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
7、辩证法。 四、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和意义P51答: 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意义: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的形成事物质量互变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五、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P47 答: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意义:
8、 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③按照否定之否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④辩证否定观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