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ID:10201721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2

上传者:U-4187
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浙江省永康市城北初中朱达全内容摘要: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词:探究、兴趣、问题、疑难、评价、引申。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成为势在必行。新的《科学》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科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式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最根本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其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任务是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引导学生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一结论”进行探究,但还需对具体课程进行具体分析。现就《科学》课中对探究式教学的具体运用总结如下:    第一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探究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通”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在“浮力”教学中,课堂伊始,请同学们看演示实验,我把一个软木塞浸入水中,软木塞慢慢浮上来,最后静止在水面上。和学生一起分析软木塞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我马上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提出钩码4 放入水中,沉入水底,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呢?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让学生在思维上有个混乱,存在浮力不上浮,不存在浮力却又是浸入水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激起了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有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浸入水中的钩码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这种探索的情感,激发学生有一种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在这种热望的驱使下主动地去想、去做。    第二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初中阶段的各类科学实验,对学生都极具诱惑力,充分利用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极有价值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技能训练同时还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将书本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培养他们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如何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1)在内容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是“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着。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探究价值的,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2)在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我们把问题类型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客观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能发现什么”。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代表性词语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类问题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唯一。在“浮力”的教学中,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你能否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给定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浸入水中的钩码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呢?”然后请同学们告诉我实验的步骤以及你通过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大约过了五分钟,学生说出 实验的步骤以及通过实验发现水中钩码的重量的读数比空气中钩码的重量的读数变小了,得到的结论:钩码在水中会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又提出“仅仅只是水对物体有浮力作用妈?”“如果把水换成其的他液体是否能得到同样的结论?”接着又问“物体在空气中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由此来调动学生的胃口,对后面的学习又增添了新的乐趣。学生提出的大多数问题包括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则需师生共同讨论解决。4     第三 解决疑难合作探究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又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以往问题的解答全由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得出的结论学生被动地接受后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只能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原则和方法,学生只是“录音机”、“录象机”,而无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边学边探中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合作,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先用几分钟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一下综合,然后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形式可采取:生生讨论探究,小组讨论探究,整班集体讨论探究(包括师生间互相探究)。通过对话、争论、答辩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和探究优势,利用他们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问题的结论更清楚、更准确。教师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引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解决问题。在“浮力”一课中主要采用同桌生生讨论探究和整班集体讨论探究的方式,经过合作讨论探究,在这一课中学生充分懂得了“为什么软木塞在水中会浮上来?为什么钩码在水中会沉入水底?”等问题。    第四 激励评价引申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科学、合理、鼓励探究的评价有利于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教师向学生投去一个赞赏的目光,说了一句赞扬的评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同时还应该以问题解决活动为基础,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概括。反思概括具有以下意义:(1)将新知识和原有的理解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提炼出概括性的知识,防止知识变成惰性的,过于受情境限制;(2)理解如何应用不同的方法、策略解决问题。对于知识的引申,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当堂解决不了,可以留在课后让学生思考。如本节课教师先将知识加以总结和归纳,得出结论:(1)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2)从探究实验中得到了测定浮力的一种方法。然后再进一步引申到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的浮沉的条件等知识上,最后再引申出一些讨论性问题和习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接受式课堂教学现状,让课堂充满了活力,使师生双方处于平等、民主、自由、公证、宽容、,鼓励和帮助的“学习共同体”4 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课堂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参考书目:《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施》主编:关文信《新课程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主编:汪永泰《新课程初中科学学科教学评价》主编:戴中俭《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主编: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