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浅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ID:10172836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浅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_第1页
浅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_第2页
浅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_第3页
浅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_第4页
浅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摘要:于谦是明朝正统、景泰年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土木之变”发生后,于谦临危受命,组织北京保卫战,打退瓦剌军的入侵,使京师转危为安。但在后来的“夺门之变”中,于谦却惨遭杀害并被抄家,本文试图就于谦之死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探寻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关键词:于谦;皇权争夺;奸臣;忠君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于谦(1398-1457年),字延益,号节庵,浙江钱塘县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官至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是明代正统和景泰年间一位

2、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忠君爱国、清正廉明。《明史�7于谦传》记载说“其才略开敏,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至性过人,忧国忘身。”又说:“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社稷,功伟矣”。[1]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的“土木之变”发生后,于谦挺身而出,制止南迁,组织北京保卫战,打退了瓦剌军的入侵,最终化解了这场关乎明朝存亡的危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志存社稷”的有功之臣。却在景泰八年(1457年)的“夺门之变”中,惨遭杀害并被抄家。为此,人们不禁要问:既然于谦有功于社稷,有功于明朝,为什么会在这次政变中成为牺牲品呢?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

3、分析于谦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一、身陷皇权争夺之中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土木之变”发生,明英宗被瓦剌军掳走,沦为瓦剌的人质。消息传至京城,一时群龙无首,朝廷上下一片混乱。临危受命的兵部尚书于谦排众议,挽狂澜,严斥逃亡南迁说,稳定君心民心,加强京师的防御力量,最终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但也先并不死心,常恃手中有英宗这张牌,以为奇货可居,时而大兵压境,威以兵戎;时而派人议和,索取钱物。于谦为了击碎瓦刺军首领也先以英宗为人质要挟明朝的阴谋,极力拥立�王朱祁钰。此举第一使英宗朱祁镇成了有名无实的太上皇,第二使朱祁镇失去了人质的价值,南

4、返的希望变得渺茫。瓦刺挟持朱祁镇至大同城下,威胁明军打开城门,大同守将郭登对瓦刺军大喊:“赖天地祖宗之灵,国有君矣。”[2]拒绝打开城门。7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十二日,也先进攻北京受挫,听从在“土木之变”中投降瓦刺的太监喜宁的唆使,以讲和为名,要求明廷派遣大臣出关迎回英宗,并索要数以万计的金银财物,于谦拒绝讲和之议,并且说:“今日止知有军旅,他非所敢闻。”[3]这又一次使朱祁镇失去了早日南返的机会。后来也先几次对朱祁镇说:“中朝若遣使来,皇帝归矣。”[4]又扬言欲送其归明廷,这时,朝廷大臣多数主张议和,迎回英宗,惟于谦力排众议,称“

5、社稷为重,君为轻”[5],在古代皇权至上的社会,于谦的话无论在哪个皇帝听来都会心存芥蒂,于谦的祸根也就由此种下。英宗被俘一年后,也先迫于形势,不得已送还英宗,在奉迎英宗回朝的礼仪上,明廷内部意见不一,最后将迎驾之礼一再从简,这自然也是景泰帝所愿意看到的。实际上于谦是赞成奉迎英宗回朝的,在朝中议论之时,“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景帝本来对奉迎英宗已露不悦之色,见于谦如此,遂“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6]所以《明史》上说:“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7]于谦认为,景帝即位和奉迎英宗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于谦“

6、始终不主和议,虽上皇实以是得还,不快也。”[8]黄宗羲说:“景皇惟恐其兄之入,英宗惟恐其弟之生,富贵利害,伐性丧恩”。[9]由此可见,皇位之争就是如此的残酷,身陷这种政治漩涡之中的于谦,难逃悲剧命运的下场。二、奸臣的诬蔑和排挤明英宗复辟成功后,立即下旨将于谦处死,《明史》上说:“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与(曹)吉祥、(徐)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10]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英宗对于谦心怀不满外,“夺门之变”中的“有功之臣”的诬蔑和排挤也起了很大的作用。7首当其冲的是徐有贞(徐�)。在发动“夺门之变”的人当中,

7、徐有贞可以说是最痛恨于谦的。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瓦剌军大举进犯京城,身为侍讲的徐�力主南迁,认为“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11]这遭到于谦的严厉呵斥,并说“言南迁者,可斩也。”[12]徐�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在朝廷上丢足了面子,以致很长时间内无法升迁。景泰初年,徐有贞看到景泰帝“用人多决于少保于谦”,就请于谦的门下游说,求国子监祭酒一职。于谦不计曾提议南迁之错,将徐�所请转告景帝,可是被景帝拒绝,说:“此议南迁徐理邪?为人倾危,将坏诸生心术”。[13]徐�却以为这是于谦阻挠,从此与于谦结下深怨,并改名为有贞。叶盛的《水东日记》

8、还记载一件事:景泰年间,徐�治黄河不成,于谦尝笑谓同官:“徐先生五墨匠耳,奈何令脱土墼也!”[14]于是徐有贞对于谦的仇恨便愈积愈深。7其次是石亨。大将石亨本以于谦举荐而获得重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