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

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

ID:10163115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_第1页
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_第2页
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_第3页
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_第4页
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  摘要: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日趋严峻。广大基层地区却依旧缺乏人才。本文以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为切入点,分析其有利和不足因素,并从民族高校角度对完善基层项目就业提出建议。关键词:民族高校;基层项目;毕业生就业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日趋严峻,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地区行业以及广大农村人才匮乏现状并未得到有效缓解。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性的发

2、展,毕业生人数也屡攀新高,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2011--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660、680、699、727万人。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2005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意见》,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逐渐成为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7在这一背景下,”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及各地方基层就业专项陆续出台。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强

3、大的政策宣导下,选择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仍是极少数。其中,民族高校的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将更为引人关注,如何引导民族院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将成为打通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之路的关键工作。我们认为,民族高校具有为民族地区、艰苦地区服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民族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多年来一直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而民族地区、西部地区、艰苦地区一直被认为是高校毕业生服务的直接对象和战场。只有引导和鼓励民族院校的毕业生赴基层就业,才有望真正解决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才能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流向合理,创造更大社会价值。一

4、、基层项目就业的含义和特点基层项目就业主要是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四类人员。四个国家大学生下基层项目计划每年大约能够吸纳20万人左右。基层就业特点有以下几点:(1)从事的岗位是最基层的岗位。大学生到基层从事的多为辅助性岗位,如:村长助理或秘书岗。7(2)工作内容广。基层的工作呈现的特点是一人做多事,这就势必会造成工作内容广而且繁乱,大学生到基层被赋予的希望很大,成为单位的顶梁柱。(3)工作环境相对来说较差

5、。基层,尤其是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办公环境和发达地区相差甚远,生活环境也有差距。二、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的有利因素1、吃苦耐劳、经得起考验由于我们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西部和偏远落后地区,因为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具有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品质,对基层的适应性相对来说比较快。2、语言优势,工作进展快由于是来自民族地区,对当地和本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比较熟悉,了解当地的情况,熟悉当地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工作开展。3、熟知当地发展强势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6、比较了解,可以扬长避短,更快、更好、更优的建设自己的家乡。三、民族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就业的不足之处1、毕业生就业思想和观念有待转变7普遍情况下,薪资水平、个人发展空间、工作地点等是高校毕业生选择职业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通讯、烟草、金融保险、外企等高收入的行业、职业和地区成为大学生的理想选择,沿海发达城市或省会成为毕业生的理想地。受几千年封建传统”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仍用精英意识思维,认为自己受过专业的理论培养与技术训练,在工作能力上有优势,理应在大城市、大公司、大企业就业。而对基层单位,缺乏全面深入的

7、了解,笼统的认为没待遇、没前途、也没有面子。2、信息不对称,基层项目就业渠道不畅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很迷茫,通常认为就业是与企业或政府相关部门签协议的过程,不太注重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哪些相关就业导向政策,对基层项目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了解和认识不足。另外一方面,基层到底需要多少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人才信息很难传递到高校;大学生是抱着施展才华,到基层去实现自我的愿望,但是缺少相关基层信息;或者是到了基层之后,从事岗位和自己所学基本上不对口,”来的不需要”、”学的用不上”的矛盾偏多。造成

8、需要人才的地方找不到人,想去锻炼的人才找不到合适平台的尴尬局面。3、缺乏基层项目就业的长效机制7一方面,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以政府吸纳的方式,同时,如”一村一大”的大学生很少到村上工作,往往成为乡镇各部门的补充人力,未能真正起到基层锻炼的作用,影响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各地基层政府出台了许多吸引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但是,缺乏如何留住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能力锻炼的相关政策。四个国家大学生下基层项目计划一般以两年或三年为周期签约。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