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61895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小学英语课堂深度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英语课堂深度教学研究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再观小学英语课堂,英语教学却停留于教学氛围表面化、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学过程形式化、课堂评价泛滥化的表层教学阶段。深度的英语课堂,其教学氛围应具开放性、文化性;教学内容应致力于生活化拓展;教学过程是逻辑与意义的统一;课堂评价具有深度的价值功能。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深度教学一、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学科教学都在变革中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再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显露而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61.教学氛围表面化。《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换句话说,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然而,一直以来,英语教学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文化氛围缺失。这主要表现在:一、传统的教学时间停留于课堂45分钟,空间局限于教室,致使教师们将学习氛围的视域固定于教室与课堂,人为地凝固了教学氛围的时空。然而文化氛围是大于课堂、超出教室的,凝固的时空视域使文化氛围建设遭到忽视。二、课堂上,教师会采取说唱、游戏、情境表演、TPR等教学法营造学习氛围,其目标指向却是单词、句子等语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3、的掌握,忽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缺失文化的课堂氛围再热闹也是浮于表面的。然而,这种教学氛围在小学课堂中却司空见惯。2.教学内容单一化。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呈现出单一性。首先,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科书中的内容是完全不够的。小学阶段课时较少,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都围绕课本按部就班地进行。其次,教学重点单一。由于学生英语学习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单词、句子、语法的教授与讲解上,课堂练习也围绕这几部分展开。这种符号性的知识教学内容缺乏弹性,而其结果往往是教师为教材所累
4、,殚精竭虑,学生却收获甚微。63.教学过程形式化。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从“注重结果”向“重视过程体验”转变,为了适应课改要求,同时为了迎合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倾向于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于是,课堂上,演、说、唱、跳等教学形式一一俱全,好不热闹。但游戏始终是外在的,它并不能维持学生长期的学习热情,时间一久,许多学生学习热情减退,甚至因疲于游戏而显得无精打采。游戏初衷由“为学习而游戏”演变成“为游戏而游戏”,整个教学过程成了各种教学形式的堆积或简单组合,致使教学流于形式。4.课堂评价泛滥化。积极的评价是维持学生
5、学习自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思维,保障教学秩序的主要工具。然而,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却看见这样的现象:当学生做出正确回答或表现积极时,教师会立刻给以“good”、“smart”、“welldown”、“perfect”等语言鼓励。基于公平的视角,只要学生回答正确,教师都会给予肯定评价,从而降低了评价标准,致使评价泛滥化。二、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不难看出,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停留于表面化、单一化、形式化的表层教学阶段。然而,表层教学既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无益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具有深度的,一堂有“深
6、度”的英语课,它给学生的影响应该是多元、立体的,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发展。深度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1]是针对教学表层化局限性的一整套教学策略。笔者以“深度教学”理念为依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策略探寻。61.教学氛围:开放时空,渗透文化。深度的教学氛围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兴趣与智力潜质,立足学生发展,创设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应重视文化教学,打造文化氛围。要让学生爱上英语,就要”让学生知道英语这门语言是美的,英语是可以欣赏的”,“知道英语的起源,了解世界的知识”。[2]通过文化课堂,感受文
7、化魅力,驱动学生学习英语。其次,开放课堂,营造开阔的教学时空。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因时、因地制宜,创设语言环境,营造校园英语氛围,这既弥补了课时,也延展了课堂。2.教学内容:立足文本,回归生活。深度教学,不是追求内容的难度与深度,也不是教学内容越深越好,而是指知识教学应该超越符号表层,达到逻辑与意义教学的统一。[3]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最大的作用在于生活运用;作为一种文化,其作用在于让学生通过文化学习寻求到个人意义或现实意义。深度的教学内容应致力于生活的回归,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资源,拓展生活化的教学空
8、间。63.教学过程:符合逻辑,重视意义。英语教学既要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又不能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中。[4]教学过程应该具有其组织逻辑及教学意义,否则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只是浅层次的教学。首先,英语教学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